在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的進程中,農業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與鄉村旅游的創新發展成為激活鄉村內生動力的關鍵抓手。7月16日至17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文學院三下鄉團隊鄉遺π隊走進江蘇省興化市,圍繞垛田這一獨特的農業文化遺產開展實地考察、產業調研與志愿服務活動,深入挖掘垛田文化價值,探索遺產保護與鄉村發展的融合路徑。
7月16日,實踐團隊開啟興化垛田考察日行程。在當地農業專家的帶領下展開實地考察。大家沿著田埂穿行于垛田之間,詳細了解垛田“水中有田、田中有水”的獨特地貌形成歷程,以及其承載的千年農耕智慧與民俗文化。在產業調研環節,團隊重點分析了垛田當前以水稻、蔬菜為主的種植結構特點,通過與當地合作社負責人交流,深入探討農產品市場銷售渠道、品牌建設現狀及文旅融合發展的潛在空間。
7月17日,團隊成員在農戶指導下學習插秧技巧,挽起褲腳踏入水田,協助開展晚稻插秧勞作。午后,大家分組走訪周邊農戶,通過問卷調查與面對面訪談,重點收集農業文化遺產地保護、鄉村旅游發展對居民收入結構影響的相關數據,詳細記錄農戶在生產經營中的實際需求與發展建議。
團隊成員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基礎,進一步梳理垛田文化價值與產業發展痛點,為推動農業文化遺產賦能鄉村振興貢獻青春智慧,讓千年垛田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強勁的發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