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助力非遺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7月17日,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現代服務系“螢火如炬”社會實踐團走進濰坊諸城市金查理非遺一條街,開展集調研學習、實踐體驗、宣傳推廣于一體的非遺文化傳承社會實踐活動。
活動中,“螢火如炬”社會實踐團隊員們與非遺傳承人面對面交流,學習、體驗非遺項目。在年畫工作室,傳承人手把手教授勾線、上色技巧,隊員們手持畫筆,在宣紙上勾勒出傳統紋樣,感受年畫中蘊含的民俗故事與審美情趣;在柳編技藝展示區,隊員們跟著傳承人學習選材、編織,看似簡單的柳條在手中幾經彎折,便初具形態,動手實踐讓隊員們深刻體會到“慢工出細活”的匠人精神;在剪紙工作室,紅紙翻飛吸引了隊員們的目光,在傳承人演示下,隊員們了解了剪紙的發展脈絡與剪刻技巧并嘗試創作簡易圖案,在剪刀與紙張的咬合中,體會民間藝術的獨特韻味。此外,隊員們還體驗了諸城古琴、掐絲琺瑯、黑陶等非遺項目,從“旁觀者”到“參與者”,隊員們通過參觀和實踐,感受到了非遺技藝背后的文化溫度。
活動期間,現代服務系黨總支部副書記與金查理非遺一條街相關負責人共同為大學生實踐基地揭牌,校地雙方將進一步聚焦黨性教育、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拓展、鄉村振興課題研究等領域深化協作,推動高校智力資源與非遺文化傳承需求實現精準匹配。隊員們還與諸城文旅部門相關人員、非遺傳承人圍繞“青年如何參與非遺傳承”進行討論,隊員們集思廣益,提出的“非遺進校園”“創新傳承方式”等建議,為諸城各項非遺項目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暑期“三下鄉”活動,隊員們在諸城上了一堂沉浸式、互動式、實踐式的“大思政課”。下一步,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現代服務系將在講好非遺故事、推進“非遺進校園”等方面持續下功夫,將非遺文化融入日常教學和學生管理,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同時,為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