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智慧康養學院“青春筑影·城管有愛”社會實踐團走進璧山區八塘鎮敢英村,拜訪了93歲高齡、黨齡71載的老黨員書法家楊家發先生。在其傾心打造的“農家書法屋”中,一場穿越歲月的初心對話與藝術傳承溫暖展開。

得知高校師生即將來訪,楊老先生提前兩日便伏案凝神,飽蘸深情寫下“錄取”與“尊師重教”兩幅墨寶。當師生們踏入墨香縈繞的小屋,楊老拄著拐杖,激動地緊握老師的手,隨后顫巍巍地引著大家走向工作室,鄭重地將作品交到青年學子手中。“只有學好了才有出路啊孩子們!”他語重心長地叮囑,樸素話語凝結著一位老黨員對后輩最殷切的期許。屋內六十余幅精心裝裱的作品,從恢弘的“中國夢”牌匾到記錄鄉村變遷的詩詞手卷,無聲訴說著他對黨的無限忠誠與對鄉土的熱愛。

實踐團成員們圍在楊老身旁,聆聽他講述七十余載翰墨生涯。他不僅闡釋了“鋒圓筆潤、行云流水”獨特書風背后的家學淵源與創新,更分享了其創作的不竭源泉——“我們這代人窮過苦過,是黨帶領我們過上好日子。”這份感恩讓他每日讀書看報,將時代脈搏融入筆端,讓書法成為見證黨史、禮贊時代的紅色載體。這座由他自費改建的農家書法屋,早已超越個人藝術空間,成為當地黨員干部錘煉黨性的教育基地、村民浸潤傳統文化的課堂,更是一座矗立在鄉野間的精神豐碑。

此次探訪是重慶城管職院“鏡頭下的溫暖——重城學子幸福影像鄉村行”主題活動的重要一站。青年學子們透過楊老蒼勁的筆墨與質樸的箴言,觸摸到一位老黨員將藝術生命與信仰使命高度統一的赤誠靈魂。楊老以墨香傳遞的“尊師重教”信念與“勤奮上進”的囑托,必將激勵著青年一代在服務鄉村、奉獻社會的實踐中淬煉成長,讓信仰的力量與文化的薪火在新時代的田野上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