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底:耕讀紅韻里的青春對話
暑期三下鄉的熱潮中,湖南信息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耕讀星火・紅色文心” 實踐團踏著婁底的歷史沃土,于 2025 年 7 月 18 日走進婁底博物館,以青春目光探尋歲月印記,用數字技術留存文物故事,讓婁底的歷史文脈在三下鄉實踐中綻放時代新輝。
團隊隊長謝佳宏于婁底市博物館門口給隊員們拍的合影
初見博物館,靜品歷史韻
實踐團步入婁底博物館,莊重典雅的建筑瞬間吸引了成員們的目光。這座承載著婁底千年記憶的場館,展廳內的燈光與玻璃展柜交相輝映,靜靜陳列的文物透著時光沉淀的厚重。團隊成員駐足凝視館內的石器、青銅器、近代文獻與歷史圖片,那些見證婁底從遠古文明到近代變遷的實物,那些記錄著地域發展與人文故事的展品,都在訴說著這片土地的興衰流轉,讓歷史的脈絡在青春心中悄然鋪展。
團隊隊員楊崢航攝
深探館藏事,感悟文明魂
在小小講解員的引導下,實踐團成員們系統走進婁底的歷史長卷:從遠古先民刀耕火種的原始印記,到秦漢時期的農耕文明曙光;從近代革命歲月的紅色足跡,到當代發展的奮斗篇章…… 一件件珍貴文物、一幀幀史料影像,串聯起婁底 “起源、發展、奮進” 的完整歷史脈絡。大家深刻感悟到文物背后 “歲月流轉、文明不息” 的堅守,以及 “保護文物、傳承歷史” 的責任,守護歷史文脈的信念愈發篤定。
博物館的小小講解員在為團隊成員講解婁底的歷史
青春續史脈,數字傳文明
帶著對婁底歷史與文物價值的深刻理解,實踐團迅速行動起來 —— 成員們化身歷史宣講員,以三下鄉實踐為契機,用青春話語講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從 “遠古石器的文明密碼” 到 “紅色文物的革命記憶”,用年輕視角詮釋文物保護的當代意義。同時,團隊用鏡頭捕捉館內展品與宣講瞬間,計劃通過微信公眾號、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傳播,聯動制作文物數字檔案,推動 “文物 + 數字” 融合,讓這份歷史記憶跨越時空,讓更多人感受文明傳承的力量。
此次婁底博物館之行,是三下鄉實踐中青春與歷史文明的深度對話。從瞻仰感悟到傳播創新,“耕讀星火・紅色文心” 實踐團在傳承中汲取成長力量。未來,團隊將繼續以數字化賦能文物保護,讓婁底的歷史文脈如薪火相傳,指引青年篤行之路,在三下鄉的征程中續寫歷史傳承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