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黨紀學習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7月18日,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食心向黨,濃濃赤子情”暑期社會實踐團組織成員走進浙江省麗水市和杭州市參觀學習,深入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和杭州市中共臨平歷史館參觀學習。
實踐團隊小組成員18日上午抵達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紀念館主展館以史料和實物(或復制品)為依據,采用文字、照片等展覽形式,全面展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浙西南人民革命的歷史,包括建立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的深厚歷史淵源、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及其斗爭過程、浙西南革命根據地長遠而深刻的影響。其中蘊藏著豐富的廉政文化—共產黨人清廉自律、無私奉獻的生動事例。
團隊成員在講解員的細致解說下,回顧了浙西南黨組織

的建立過程,以及在大革命時期和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浙西南人民如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勇敢地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斗爭。在敵人的重重圍剿和嚴密封鎖下,紅軍戰士們克服重重困難,與浙西南人民攜手并肩,共同創建了這片革命根據地。無論是抗日戰爭中的浴血奮戰,還是解放戰爭中的英勇奮斗,浙西南人民都展現出了不屈不撓、英勇斗爭的精神風貌。
同一時間,團隊另一小組成員集體參觀了杭州市中共臨平歷史館,中共臨平歷史館展館以時間為脈絡分為“新民主主義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四個展廳,集中展示了在黨的領導下,臨平人民不屈不撓的斗爭史,敢為人先的創業史和改革開放的發展史,誕生了余杭境內第一個黨支部—鴨蘭村支部,在余杭大地上點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展示了臨平人民在黨領導下進行的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和改革發展的偉大歷程。
在前仆后繼主題展區,實踐團成員進行了深刻的黨史學習教育。在砥礪奮進展區,實踐團成員在臨平發展大事記中感受到黨紀教育的重要作用。最后,在刻有入黨誓詞的宣誓墻前,實踐團成員決心積極向黨,將黨史黨紀教育銘記心間,用青春和汗水投身國家現代化建設,學習先輩的斗爭精神,心懷赤子之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通過這次的實踐學習,實踐團成員更深入了解麗水市與杭州市英烈先輩的革命與建設歷史,更切身領悟到艱苦奮斗時期的精神凝結。后續,實踐團將走進湖北省黃石市和山西省大同市開展實踐,以實際行動繼承發揚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勇立時代潮頭,繼承和發揚紅色精神,提高思想覺悟,學習黨史,提升黨性修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