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殘聯數據統計,我國視障群體已達1700多萬。為了響應國家健全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的號召,助力殘疾人保障和發展,南航“光盲之路”團隊自2012年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為視障群體送去溫暖與關懷。2023年暑期,“光盲之路”揚帆再起航,在南京、溧陽、武漢、連云港等十余個城市開展“盲”知識普及、陪伴就醫、盲道調研等助盲行動。南京市鼓樓區小分隊深入社會,走進盲人生活,為盲人群體點亮一盞希望之燈。
掃盲道之雷,護出行之安
7月2日至7月5日,南京市鼓樓區共開展了三次盲道掃雷活動,活動范圍覆蓋南京市鼓樓區各居民區,商業區等等。在調研中,隊員們發現了當前南京市鼓樓區的盲道普及狀況良好,總體覆蓋率很高,尤其是地下通道等特殊路段,盲道的鋪設相當完善,幾乎不存在車輛占用情況。
但與此同時,隊員們也發現了很多問題。首先,由于群眾對盲道了解有限,地上盲道被大量自行車、電動車占用的情況不在少數;其次部分盲道磨損較為嚴重,沒有進行系統性養護;再次,盲道未能做到全面覆蓋,仍需繼續建設;另外,南京市的盲人站牌以及相應的提示盲道并未能得到普及,盲人站牌的概念仍有待宣傳。
(圖為光盲之路鼓樓分區志愿者清理盲道問題。)
(圖為光盲之路志愿者在調研中發現的盲道被隨意占用的問題。光盲之路社會實踐團隊 王宇軒 攝)
為確保盲人出行安全,社會實踐成員對非法占用盲道的電動車、貨物等及時進行清理,將其搬離盲道。
(圖為南京實踐小組清整盲道障礙。光盲之路社會實踐團隊 王宇軒 孫鴻飛 攝)
(圖為南京實踐小組清整盲道障礙。光盲之路社會實踐團隊 王宇軒 攝)
(圖為經過實踐小組清整后的南京盲道。光盲之路社會實踐團隊 孫鴻飛 攝)
我們幸運,可以親眼見證世界的多彩,我們同樣有責任,保護好視障群體與世界串聯的“眼睛”,問題的解決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光盲之路”團隊也將為此矢志不渝。
如摯友傾聽,感盲人生活
盲人是黑夜中的明眼人,他們用心觀察和感受世界,而通過溝通傾聽,我們也感受到了他們的生活。在社會實踐進行的過程中,“光盲之路”鼓樓區團隊累計采訪了近十名盲人朋友,深入了解盲人生活,以朋友的身份走進盲人朋友的世界。
(圖為光盲之路志愿者走進社區傾聽光盲。光盲之路社會實踐團隊 李光楷 攝)
(圖為鼓樓實踐小組深入了解盲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光盲之路社會實踐團隊 王宇軒 攝)
同時,我們也有幸采訪到了南京鼓樓區的盲協主席楊冰女士。在采訪過程中,我們也得知各區盲協都在盡力改善盲人生活。例如鼓樓區盲協主席楊冰女士就盲協的主要日常工作、盲道被占用和盲道設置不合理、盲人日常生活和出行遇到的問題及需要的輔助工具以及如何為盲人發聲等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與建議,鼓樓盲協主席楊冰女士也經常帶領盲協與政府溝通、為盲人舉辦活動等,實踐團隊成員也因此對盲協表達了崇高的敬意。
在數次深入采訪和交談的過程中,實踐團隊成員對盲人的生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欽佩于社會各界在背后給予盲人的支持和保障,深刻了解到了“光盲之路”存在的意義和責任之大,我們將繼續努力,呼吁社會各界融入助盲的浪潮中,“光盲”的腳步從未停歇,我們始終在路上。
(圖為光盲之路團隊王穎所作壁紙)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團隊成員搭建了盲人與社會連接的橋梁,也搭建的彼此之間心與心的橋梁。我們呼吁社會各界關注并加入光盲助盲的活動中,給視障群體送去社會的關懷和溫暖。心明亮,世界就明亮,愿每一份努力,都能照亮盲人的世界,愿每一顆善良的心,都能點亮盲人的人生。“光盲”的腳步從未停歇,我們始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