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椒”是本屆成都大運會志愿者們的昵稱。以川蜀特色命名,象征了大運會秉承綠色環保之意,彰顯了成都熱情洋溢的青春風采;“青椒”諧音“青交”,意在促進青年人的友好交流,體現大運會是一場世界青年交流的盛會。
在大運會進行階段中,小青椒們各司其職,有條不絮,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付出,為大運會的順利進行奉獻自己的微光。
7月28日,大運會拉開序幕,在鳳凰山體育公園的籃球體育場館為例:當觀眾進場前半個小時,負責入口引導志愿者們就已在大門兩側準備就緒,他們的需要主動向身邊經過的觀眾微笑并致以問候;主動熱情地對觀眾進場路線進行指引;如遇惡劣天氣,負責向觀眾發放傘套,并提醒觀眾將傘套套好后進場,以免造成場館地面潮濕,增加觀眾滑到的風險;引導攜帶嬰兒車的觀眾至總咨詢臺進行嬰兒車寄存;如遇使用的輪椅觀眾,則需主動帶領觀眾至無障礙看臺。雖然工作繁重辛苦,但是志愿者們從來不叫苦抱怨,以飽滿的精神以及熱情迎接每一位觀眾。
圖 1 志愿者正在進行路線引導
圖 2總咨詢臺志愿者
進入大門,映入眼簾的是總咨詢臺,那里的志愿者們任務最為繁重,他們需要負責嬰兒車的寄存,輪椅的借還,分發觀眾指南等宣傳資料,協助觀眾完成實體打卡和電子打卡;同時咨詢臺的志愿者還需熟知場館各區域地址以及路線,清楚每日賽程安排和購票的相關信息,只有做到爛熟于心,才能在面對觀眾詢問時從容不迫。如遇觀眾投訴,則需要第一時間安撫情緒,記錄內容,并及時上報主管。他們的工作很細碎繁瑣,但是志愿者之間團結協作,互相幫助,耐心傾聽每一位觀眾的詢問,仔細解答每一位觀眾的問題,為觀眾服務貢獻青春力量。
除此之外還有負責貓洞引導的志愿者,負責分發比賽物資的志愿者……雖然大家工作任務有所不同,工作地點有所差異,但是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讓這場賽事變得更好,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與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譜寫出別樣的青春篇章。
會場外,隊員們也在積極進行四川旅游文化與大運精神的宣傳,特別與校內來自伊拉克的交流生Ameer等同學進行了對話,與外國同學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并約定在他們返回中國后一起繼續探索四川文化。
圖3 Ameer同學自己設計的紀念照
圖4 與Ameer同學的聊天記錄節選
7月28日到8月8日,12天的時光轉瞬即逝,成都大運會圓滿結束了,對于志愿者來說,如夢般熱烈的記憶也終究留在2023年的那個夏天,志愿者們告別“小青椒”的身份,回歸到自己的日常。但追光的人,終將光芒萬丈。他們必將繼續帶著這個夏天的榮光,保持熱愛、勇毅前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繼續書寫青春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