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郝堂,專訪“三草先生”年鶴嶺
2023年7月16日,山東大學豫豫青林實踐團隊赴河南信陽平橋區的美麗鄉村——郝堂進行了非遺文化專訪活動。秉承著傳承信陽特色非遺文化以及弘揚郝堂美麗鄉村文化的實踐目的,實踐隊與書法家年鶴嶺先生進行了一次以“三草堂”的建立和郝堂文化的建設與傳播為主要內容的深入交流,在實踐中更直觀地感受郝堂文化,領略非遺魅力。
初入三草堂,沐浴筆底春風
7月16日,實踐隊來到信陽市平橋區郝堂村走訪當地特色非遺文化項目點。步入郝堂,“午陰嘉樹清圓”,到訪的游客坐在樹下領略大片荷花的風姿綽約。再往里走,這所由書法家年鶴嶺先生創建的名為“三草堂”的書法展覽會便映入眼簾。“三草堂,乃潑墨、品茗、交友、傳習之所也。”一樓,年鶴嶺先生正在會客桌上與到訪的新聞工作者品茶與交流。墻上掛滿了由年鶴嶺先生以及父親年炳勛先生的書畫作品。拾階而上,二樓除書法作品外,還有古風古色的二胡演奏供人欣賞。
一樓會課桌上方的"大剛中正”四個大字奪人眼球。據悉,2003年時,先生與父親年炳勛共同赴臺參加中韓書法藝術展時,友人為年炳勛先生寫下這四個字。從此便作為家訓,傳承至今,未嘗廢離。
細細欣賞年鶴嶺先生的書法作品,各體皆能,各具特色。生活在美麗鄉村郝堂,先生將茶文化融入自己的書法作品,他的字猶如渴驥奔泉,文章亦寫得洋洋灑灑,詮釋出他本人豪爽坦蕩的性格。年鶴嶺先生書友曾有詩句贊曰:鶴立中原吐清音,嶺懸勁松傲浮云,狂毫一揮成墨趣,輕描丹青上苑林。
專訪三草先生,探究郝堂文化
“三草先生者,信陽年鶴嶺也。先生乃詩書世家,尤喜行草、狂草、章草,因以為號焉。”采訪伊始,先生談及自己創建“三草堂”的目的時說道:“‘三草堂’創建的意義在于推介郝堂、宣傳郝堂美麗鄉村文化建設的成就”。先生希望,能夠通過“三草堂”這個平臺,向來訪者介紹郝堂的文化以及展示美麗鄉村建設的成就。
隨后,年鶴嶺先生帶領實踐隊參觀“三草堂”,介紹了每幅作品的來源與意義,字里行間流露出他對郝堂的喜愛。他曾寫下:“有一個小山村,這里山清水秀、魚米飄香,這里青碑青瓦,亦或土坯草房,屋舍儼然。有良田、茶園、荷塘、桑竹之屬”等詞句來描繪郝堂的自然風光。還寫道“這里人和致祥、豐衣足食”等來贊美郝堂的人文底蘊。此外,他將對郝堂的喜愛寫入自己的書法作品中。在郝堂踏青時,他寫下“舉起小酒御春寒,早將靈性注筆端,你唱他和大雅頌”等詩句,以此來表達自己生活在郝堂這座美麗鄉村的愜意與歡愉。
為我們逐一介紹書法作品后,先生與實踐隊成員楊聞道一起切磋二胡。二人的演奏婉轉悠揚,吸引了大批到訪者駐足拍照。先生的書法作品字里行間無不蘊藏著跳動的音符,多少與二胡這一高雅的音樂形式密不可分。拉過二胡后,年鶴嶺先生語重心長的對實踐隊員說:“郝堂、信陽乃至中國的非遺文化便如同這二胡一般,需要你們這些年輕人去學習、了解、傳承并加以創新、弘揚,如此,方可使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優秀文化薪火相傳。”
“建設美麗鄉村,需要注入文化。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靈魂。”先生如是說。年鶴嶺先生積極參與宣傳郝堂文化,作為平橋區文聯副主席、書協主席,他曾舉辦“相約郝堂”等多個書畫作品藝術展來推介郝堂,并通過個人微信公眾號與抖音賬號發布有關郝堂美麗鄉村建設與特色文化的文字與視頻,以此讓更多人知道郝堂、走進郝堂,領略郝堂美麗的自然風光與獨特的鄉土文化。
2013年,郝堂村被住建部列入全國第一批12個“美麗宜居村莊示范”名單,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美麗鄉村”首批創建試點鄉村。這座美麗鄉村,山明水秀、鳥語蟬鳴,滿塘的荷花以水為佩、以風為裳,村民豐衣足食、怡然自樂,同時,陶瓷、扎染、書法等非遺藝術在這里得以傳承與發揚。
走進郝堂,感受秀麗景色與淳樸鄉風;走進郝堂,領略鄉土文化與非遺魅力。依托本次實踐,隊員們更深入地了解到了當地源遠流長的非遺文化與淳樸人情。同時,團隊將進一步對信陽其余多位非遺傳承人進行走訪,探尋更多非遺背后的故事、了解非遺當前面臨的問題、為將來對其進行弘揚與傳承夯實基礎。
作者:山東大學小樹林支教團“豫豫青林”隊隊員常怡康 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 山大學子三下鄉:小小葉雕盡顯非遺奧妙
- 2023年8月15日,山東大學小樹林支教團來到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小橋胡同李昊老師工作室進行探訪。以葉雕技藝的發展窺非遺傳統技藝的傳承
- 08-27 關注:0
- 走進郝堂,專訪“三草先生”年鶴嶺
- 2023年7月16日,山東大學豫豫青林實踐團隊赴河南信陽平橋區的美麗鄉村——郝堂進行了非遺文化專訪活動。秉承著傳承信陽特色非遺文化以
- 08-27 關注:0
- 探訪巖孔文旅發展,挖掘當地發展潛力
- 深入了解巖孔街道文旅融合現狀,助力鄉村振興,7月5日,南京財經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繡見——雙線融合視域下助力貴州省金沙縣文化IP數字
- 08-26 關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