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鄉村振興戰略,2023年7月24日至8月2日,四川輕化工大學經濟學院“薪露有你,經貿強國”社會實踐志愿服務隊指導老師王鵬雁率隊來到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開展村鎮產業調研、二十大宣講、防震減災宣講等活動,以實際行動助推精準扶貧,助力鄉村振興。
一、宣傳二十大,助力鄉村振興
“薪露有你,經貿強國”社會實踐志愿服務隊先后到屏山縣柏香村黨群服務中心、屏山縣錦屏鎮富榮社區舉行了二十大宣講以及“追尋紅色足跡,延續紅色基因”宣講會。團隊對二十大精神、鄉村振興、三農工作進行了重要論述,同時宣傳農發行作為服務鄉村振興主力銀行的基本情況和服務成果。以此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明確自己應有的責任和擔當,培養為社會做貢獻的意識,激發孩子們的家國情懷和努力學習的熱情。
二、探訪村鎮企業,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推進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為了解柏香村產業發展情況,隊員們深入村委會、村民家中和產業基地開展實地調研訪談。村干部凌陳介紹到,在黨建工作的引領下,村子從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生態振興、文化振興、組織振興五個方面推進鄉村發展,探索和實踐支部強、生態美、產業興的鄉村振興之路。

圖為產業基地實地調查
同時,團隊以網絡為媒介拓展農副產品銷售渠道,通過“直播帶貨”進行了一次助銷農產品的有益嘗試。通過推介茵紅李、桂圓、桃子等本地優質農特產品,讓產品從“線下”走到“線上”,借助“云”平臺為“互聯網+農業”多元跨界發展實現更多的創新與突破,帶動川貨好物出川,有效推動特色農業產業向縱深發展。

圖為直播帶貨
三、防震減災宣傳進社區 安全防范意識入民心
團隊走進柏香村黨群服務中心開展“防范災害風險,護航高質量發展”系列宣傳活動,分別從防溺水、防火災、防沙塵、防地震四個方面進行知識講解。在“防溺小課堂”主題科普活動中,通過講述不同場景下的溺水案例,列舉了一系列容易發生溺水事件的地點和搶救溺水者的相關知識;在“防火小課堂”中,通過“煙氣逃生”“高層逃生”“火災緊急避險”等一系列案例,

圖為防震減災宣講
通過游戲環節互動的方式,切實提升火災逃生及自救互救能力;在“防沙小課堂”中,通過為什么會產生沙塵暴,產生沙塵暴要如何防范兩個方面,讓孩子們了解沙塵暴的相關知識,提高小朋友們環境保護的良好意識;在“防震小課堂”中,通過講解地震案例、地震災害類型、尋找家中安全隱患、遇震自護自救方法、地震安全知識等,融入分享、互動、游戲等豐富元素,全面提高小朋友們的防震減災意識。進一步增強小朋友們安全防范意識和應急自救能力,營造了“防震減災、人人參與”的社會濃厚氛圍,真正做到把防震減災規避風險的理念帶進千家萬戶。
四、凝聚文化力量,主推鄉村振興
傳承非遺文化,弘揚剪紙藝術。團隊向小朋友們介紹了剪紙的概念、方法和技巧,幫助孩子們了解剪紙的藝術特色。紙張的神奇變幻,激發著孩子們的興趣,在團隊成員的示范下,孩子們一步步將紅紙折疊、裁剪,在“咔嚓”聲中體驗到了剪紙藝術的魅力。一張紅紙、一把剪刀、一雙巧手、一份匠心,剪出玲瓏世界,同時也豐富了他們的文化生活。
團隊用實際行動傳遞愛心,幫扶兒童學習,把中華傳統思想文化的精華加以詮釋、傳播,使其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讓兒童從趣味七彩課堂中汲取滋養,讓傳統文化迸發新活力,煥發新生機。

圖為團隊合影
此次實踐活動中,團隊成員深入屏山鄉村振興一線,在充滿希望的田野上運用專業所學充分發揮青年之智,圍繞教育關愛、基層社會治理、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幫助發展鄉村產業、改善基礎設施、美化鄉村環境、提升鄉風文明、促進鄉村公共服務,用青春的筆觸繪就鄉村振興藍圖,用青春之聲講好鄉村振興的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