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革命傳統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識灌輸,又加強情感培養,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引導廣大青年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2023年暑假,江蘇大學大眼睛公益團隊吉安分隊秉承著“扎根一個地方,改變一個地方”的原則,基于孩子的身心特點,在江西省吉安市長樂小學的夏令營中開展了長達15天的課程。
“童心向黨,歌聲嘹亮”黨識主題課
“上有井岡山,下游東固山”,吉安是一個浸染著紅色文化的鄉土。借助當地深厚的紅色底蘊和豐富的紅色資源,志愿者不僅進行了黨識的課程、紅油紙傘的故事講述、祖國大好河山以及祖國文化的知識講解,還舉辦了一次以“紅歌嘹亮”為主題的歌唱比賽。
在比賽中,孩子們都使出渾身解數,帶來了精妙絕倫的表演。其中有手語操《我和我的祖國》,唱跳《我的祖國》,歌曲《強軍戰歌》等,也不乏貼近生活,具有鄉土氣息的《小城夏天》,將孩子們的活力盡情展現。
甜美純凈的歌聲在校園里回蕩,孩子們的歌聲蘊含無窮的力量,其中的自信、專注、團結、無畏深深震撼了在場所有人的內心。志愿者們通過課堂和比賽的多重方式,在孩子的心中埋下熱愛祖國、勇于奮斗、感恩奉獻的種子,培養孩子們的愛國情懷。
傳承紅色文化,走“心”更走“新”創造力主題課程
“紅色”從不止于此,“紅色文化”也應是多樣的。伴隨著“創新”成為孩子綜合素養能力培養中重要的一環,學會傳承并創新紅色文化也是志愿者關注的重點。志愿者們結合吉安當地特色,設計出一系列多元化主題課和興趣課,讓孩子們可以自己“參與”,親身“體驗”非遺傳統、自然環保、科技創新等各個方面的內容,為孩子們的想象力、創造力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為使孩子們感受中華傳統工藝之美,從而打開孩子們對于傳統文化再創造的想象力,志愿者設計了相關傳統文化的課程,通過文字語言、圖片影像以及動手實踐等方式帶領孩子們多感官、全方位的領略中國大美傳統文化。
“扎染”是其中極為精彩的一堂“非遺”主題課。在這堂獨特的體驗課上,志愿者們帶領孩子們在“扎染”的世界里暢游,一起了解扎染工藝漫長的歷史,一起見證扎染每一道工序的誕生,直到志愿者和孩子們一起動手把這項概念中的技藝變為了真切的現實。孩子們用想象力和創造力賦予“傳統文化”新的生命。
“扎根鄉土,紅心相伴”自然環保主題課
為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同時也為了進一步扎根鄉土,志愿者們在平時的戶外實踐課上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們了解家鄉的面貌,同時搜集身邊常見的自然材料,比如樹枝、樹葉、垃圾袋等等。
在搜集到一定數量時,志愿者先是用繪畫課的方式去認識大自然,緊接著用這些廢棄材料與孩子們一起去碰撞出屬于這個夏日的“時尚show”。在志愿者們的幫助之下,孩子們揮灑著自己的創作才華,在一件件本樸實無華的材料中穿梭、裁剪、拼接、制作服裝。當紅毯鋪展,音樂響起,小小的他們邁著小小的步伐,此時此刻,環保的意識已經悄然在他們的心靈深處扎根。團隊設計的主題課程傳遞著愛護家鄉的核心價值觀,也為孩子們傳遞了正確的環保觀念。
“遠方,有一群孩子與我們有關。”這是江蘇大學大眼睛公益團隊的公益理念,也是每一個志愿者的堅定信仰。大眼睛公益團隊的志愿者們為鄉村教育貢獻了屬于自己的力量,也和社會上的愛心人士共同期待著,這群與我們有關的孩子們,終有一天能夠自己走出天地一隅,向他們的遠方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