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服日”
讓“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的風采
重現當代
春日的暖陽輕撫蠡湖畔
花影細碎,游人陶醉
江南春風中的華服日是什么樣?
讓我們循著戰國至明朝的衣冠軌跡
看漢風社如何以服飾為鏡
照見千年璀璨文脈
戰國袍:百家爭鳴的浪漫寫意
戰國袍
戰國直裾袍下擺采用斜裁拼接的方式,使下擺穿著后自然交疊形成“人”字形衣裾。直裾橫向較短,穿的時候不用圍繞,直接在側面垂于地面。
魏晉曲裾:名士風骨的水墨長卷
魏晉曲裾
曲裾采用續衽鉤邊設計,衣襟繞轉多層,從背后繞至身前固定。整體緊窄,下擺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領多為交領且領口低。
唐制華服:盛世的兼容并蓄
唐制華服
訶子裙外衫配以大袖衫,繡紋繁復華美;下裙輕盈飄逸,如行云流水。面料多采用絲綢棉麻等輕薄面料,行步時便可達廣袖垂云、裙瀾生霧之境。
宋代衣冠:素雅為骨,風雅入魂
宋代衣冠
宋制長衫以直領對襟、兩側開衩為典型特征,衣身修長,多及膝或腳踝,材質輕盈(如紗、羅),富有層次感,整體而言色彩素凈、清雅疏朗。
明服既成:端莊為形,革新為魄
明服既成
明制漢服端莊與實用結合,立領挺拔,貼合脖頸顯精神;上衣多為長衫,配寬大的琵琶袖(袖口收窄,袖身如口袋可儲物);外搭無袖“比甲”,下裙必配馬面。
多人華服展示
此刻
更多身著漢服的身影在春風中綻放
或單人的翩然身姿
素色裙裾掃過林蔭
花色與華服相映成趣
那些轉身、回眸、低首的瞬間
衣角都在訴說著不同韻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