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夏有 “醫” 靠,濱州醫學院學子暑溺同防為成長 “加碼”
鄉夏有 “醫” 靠,濱州醫學院學子暑溺同防為成長 “加碼”
為筑牢青少年防溺水安全防線,守護生命安全,“醫護鄉夏 暑溺同防”實踐隊聚焦于防中暑和防溺水問題,深入基層,通過線下講解、案例分析、現場演示等形式,向兒童以及青少年普及防溺水要點、中暑預警信號及急救技巧。本次社會實踐活動覆蓋日照、淄博、煙臺等城市,服務人次達150人次,旨在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夏季健康安全隱患,為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長、助力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實踐隊員與幼兒園兒童合影)
精研防溺防暑,共筑安全防線
為有效開展防中暑與防溺水宣講,實踐團隊深耕鉆研,系統梳理兩類意外的成因、癥狀及急救要點,分析鄉村地區高發場景與薄弱環節。團隊專程走訪急診科、兒科醫生,就兒童中暑預警信號、溺水黃金急救時間等專業問題請教,明確宣講重點與實操細節。通過整合專業知識與臨床經驗,團隊優化宣講內容,力求將醫學原理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常識,為后續進鄉村、入校園開展精準宣教奠定扎實基礎,切實提升防護宣講的科學性與實用性。

(實踐隊員與醫生探討相關知識)

(實踐隊員集中討論)
普及防暑常識,守護童稚安康
中暑在夏季對兒童的危害性較大,尤其在高溫環境下,風險顯著。針對這一情況,實踐隊員們通過生動有趣的動畫和故事,向幼兒園的小朋友們講解了中暑的原因、癥狀及預防措施。隊員們強調了避免在高溫時段進行戶外活動的重要性,并介紹了多種方法來有效預防中暑。此外,隊員們還向師生傳授了中暑急救的基本知識,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采取正確的處理措施。

(實踐隊員宣講防中暑知識)
宣講溺水防護,同筑安全基石
實踐團隊走進校園開展防溺水宣講,隊員們通過卡通動畫演示危險場景,用兒歌口訣普及“六不準”原則,結合玩偶模擬自救動作。互動環節里,孩子們踴躍參與“安全小問答”“模擬求救”游戲,在歡笑中牢記“不私自下水”“遇險要呼救”等要點。此次活動將安全知識轉化為童趣形式,加深了兒童對防溺水的理解,為夏日安全保駕護航。

(實踐隊員宣講防溺水知識)
普及心肺復蘇,守護生命安全
實踐隊面向青少年開展了溺水后肺復蘇的教程講解,并通過實際操作演練,向青少年普及相關操作要點,讓青少年認識到掌握基礎急救技能的重要性。實踐隊充分發揮急救教學示范作用,組織隊員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結合青少年認知特點開展趣味教學,推進溺水急救知識進課堂。充分利用動畫、模擬演示等教學素材,生動講解心肺復蘇的基本步驟,引導青少年在遇到溺水等緊急情況時能沉著應對,傳遞守護生命的意識。

(實踐隊員進行急救操作教學)
隊員感悟與分享
本次社會實踐讓我深化了對急救原理的理解。在與孩子們的互動中,學會了用通俗趣味的方式傳遞專業內容,團隊協作也讓我更懂傾聽配合。這讓我體會到醫學不僅需專業功底,更要溝通溫度,堅定了用知識守護健康的初心,成為未來探索的動力。
—— 吳玟燁
通過此次實踐,我將防溺、防暑的醫學知識與實際結合,在給孩子們演示急救動作、講解避暑小技巧時,對急救原理的理解變得更加透徹。和孩子們互動時,試著用“像小魚離水后要及時放回水里”比喻溺水急救的及時性,慢慢學會了用他們能聽懂的方式傳遞專業內容。這讓我真切感受到,醫學不只是扎實的專業功底,更要有能走進人心的溝通溫度。
—— 侯文浩
本次實踐活動不僅幫助鄉村兒童與青少年系統掌握了防溺水、防中暑及急救知識,更在他們心中播下了安全防護的種子,提升了自我保護與應急處置能力,為鄉村振興注入了青春力量,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 以手作溫度,鋪就傳承之路
- 2025年7月15日,曲阜師范大學匠心承楷韻實踐團走進曲阜隆盛堂、御書房等楷木雕刻傳承基地,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親身體驗雕刻技藝,深
- 07-25 關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