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了解西山茶產業的發展現狀,探索如何通過茶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讓茗香飄四海,富農惠九州。廣西師范大學的“茶道同心”學生實踐團隊在桂平市開展了以西山茶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2025年2月24日,實踐團隊在桂平市相關部門的支持和協助下,深入西山鎮茶葉三生態西山茶園和西山茶文化研學基地進行實地調研。
西山茶,因產自廣西桂平的西山而得名,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是當地的傳統產業和扶貧支柱產業之一。在實踐過程中,團隊受到了西山茶園負責人的熱情接待,同時工作人員全面地介紹了茶園的發展狀況及種植詳情,并帶領學生們參觀了茶園和茶葉加工坊。學生們親身體驗了茶葉從采摘到制作的全過程,包括攤青、殺青、揉捻、初炒、烘焙、復炒等工序。通過茶園的工作人員的詳細講解和現場演示,學生們不僅學習到了許多關于西山茶的專業知識,還深刻感受到了非遺產業在賦能鄉村振興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隨后,學生們一行來到了西山茶文化研學基地。該基地致力于傳承和弘揚西山茶文化,通過展示西山茶的悠久歷史、制作工藝、品鑒技巧等內容,讓更多的人了解并愛上這一傳統飲品。在研學基地,學生們參觀了茶文化展覽館,欣賞了精美的茶具和茶藝術品,聆聽了茶藝師關于茶文化的精彩講解。此外,學生們還有機會親身體驗茶藝表演,感受茶文化的獨特魅力。
調研過程中,學生們發現西山茶產業雖然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豐富的文化內涵,但仍面臨一些發展瓶頸。如品牌文化與非遺文化融合度低、營銷手段單一、包裝不夠新穎、種植規模小產量低、科研投入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限制了西山茶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也影響了農民的收入水平。針對這些問題,學生們紛紛表示,將充分利用所學知識,為西山茶產業的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他們建議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加大對西山茶產業的扶持力度,加強品牌建設和宣傳推廣,提高西山茶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加強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引入先進的種植技術和加工設備,提高茶葉的品質和附加值;此外,還可以拓展銷售渠道,利用電商平臺和直播帶貨等新興方式,拓寬茶葉的銷售市場,增加農民的收入來源。
在實踐活動的最后階段,學生們還與茶園負責人和當地農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互動。他們認真聽取了農民的意見和建議,了解了他們的需求和期盼。學生們表示,將把這次實踐活動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轉化為實際行動,為推動西山茶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活動結束后的采訪中,廣西師范大學的學生們分享了此次社會實踐的收獲。他們表示,通過深入西山茶產業實地調研,全面了解了其發展現狀與面臨的問題,同時深刻認識到鄉村振興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學生們一致認為,此次實踐活動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讓他們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激發了投身鄉村振興偉大事業的熱情,決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