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和濰坊市壽光市,因著對于社會考察的目的,來自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的學生們自發組織社會實踐隊伍并展開了為期8天的實踐活動。
進行活動之初,先于2024年6月30日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筑夢鄉村熠青春”實踐隊在線下進行了正式的出征儀式,并留照。對于這次實踐的目標也是清晰明確的進行了簡要規劃。為了探究鄉村的特色民風,發揚鄉村復興,并且了解鄉旅,而進行初步的調研。
實踐的第一天,乘坐著大巴我們走進了臨沭縣韓村,這個地方一直有著很深久的產業,比如主產小麥、玉米、花生等。有蘋果、山楂、板栗等果園。有石料開采與加工、建筑、皮革、紡織、工藝、柳編等工礦企業。這些都是官方資料能查的到的,也是鄉村所維系發展的命脈。對于這里的手工產業我感到非常的奇特,當地的人對這些耳濡目染,已經沒有什么特殊的感覺了,但對于我們這些“外來訪客”來說,每一件事物都讓人感到新奇。于是我們進行了走訪調查。
圖為實踐隊員在當地走訪參觀。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冉思媛 供圖
對于當地的特色產業,我們感到由衷的實在感。有了成熟的產業鏈,也代表著一個地方的發展航線,不用再一步步嘗試新路線,也能夠在發展的變遷中尋找自己的新路。臨沭縣的發展,正緊緊的握在他們自己手中,一步步奔向鄉村復興。
圖為參觀的特色編織品。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冉思媛 供圖
之后我們在臨沭縣政府的拜訪中更加發現了本地的特色之美,欣賞美麗精巧得編織工藝,了解他們的鄉村旅游規模,產業化發展,編織品的種類也尤其多。這種特色的有機結合也讓人感到十分具有吸引力。
通過這次鄉村社會實踐,我不僅增長了見識,鍛煉了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讓我懂得了珍惜和感恩。我深知,鄉村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當肩負起這份責任,用自己的所學和熱情,為鄉村的振興貢獻一份力量。我相信,只要齊心協力,鄉村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臨沭縣也會憑借他獨到的發展特色而在鄉村振興的路上越走越遠。
因著國家對鄉村振興的策略,用著新發展新理念的方式去探索先進的道路,實現獨特的視角去實現特色的發展路線,從而實現鄉村振興,并且帶領人民走向很好的生活,實現社會主義,和貧窮說不,靠自己的雙手提高自己的生活,每一個發展致富的小康之路,都是對社會主義的一步實踐,為了實現兩個一百年計劃的努力。跟著新社會走,跟黨走,跟著先進的社會主義理念走,都是一步步邁進新發展的進程的指標。
同時也了解到鄉村文明建設也如火如荼。臨沭縣開展文明村創建活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倡導文明新風尚。村里也主張文化與產業相結合,在村里宣傳鄉村振興、文化生態的知識等活動,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得臨沭縣的發展有著更強的空間。基礎設施建設也取得了顯著成效。
我們勇于去實踐,去了解,去學習,都是跟著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而前行,是對社會主義的追求,也希望在征程中能夠激流勇進!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提高了自己的綜合素質,增強了團隊合作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我們深知,社會實踐是一次難得的成長機會,它讓我們走出校園,走進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將繼續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為構建美好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訊員 冉思媛 )
圖為實踐隊伍合影。中國青年網通訊員冉思媛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