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興則國家興,鄉村衰則國家衰,鄉村振興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經之路,而鄉村旅游則是助力鄉村振興的有力途徑。本次社會實踐,為更好地感受鄉旅的魅力,了解村民致富新路徑,領略當地的民風民俗,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筑夢鄉村熠青春”實踐隊前往臨沐縣展開實地調研、考察。在這趟旅程中,我有幸深入了解了當地的民風民俗,深刻體會到鄉旅讓村民們的生活有了質的飛躍。
旅程的開端,我們來到了臨沐縣人民政府,在這里我們向工作人員了解到臨沐縣為了讓鄉村旅游得以更好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加大了對鄉旅的扶持力度。在接下來的走訪中,無處不體現政策對當地發展的重要性,有了制度的保障,村民們才愿意加入發展旅游業的行列中。我也充分認識到政策扶持鄉村旅游的意義是多方面的,它促進了農村產業融合,給村民們創造就業機會,讓村民在家門口就可以實現增收;改善了農村基礎設施,通了寬闊的公路,方便了村民出行和物資運輸;保護和傳承了鄉村文化,增強了村民之間的合作和交流,提升了鄉村的凝聚力和歸屬感。
圖為實踐隊參觀紀念館。中國青年網通訊員若張熙若攝
接下來,我們便前往臨沐朱村。走進朱村,紅瓦青磚交織成一片錦繡之云,阡陌縱橫間是康莊大道。這里,仿佛是歲月精心描繪的一幅美麗畫卷。朱村因朱家始居于此而得名,歷史悠久,文脈深厚,人杰地靈的它抖擻著獨特的精神風貌。漫步在明清民居之間,似乎能感受到歲月的沉淀和歷史的凝重。再往前走,一座烈士墓讓我們駐足,這里記錄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紅色歷史。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發生了著名的“朱村戰斗”。這一場戰斗,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軍民魚水之情。戰后,鄉民們滿懷感激地說:“朱村是俺八連給救下來的”,并贈給八連“鋼鐵英雄連”的錦旗一面。這種紅色基因,如同火炬一般,在朱村代代相傳。它激勵著后人們艱苦奮斗,愛黨愛軍,鑄就了堅實的村魂。
如今的朱村,在傳承紅色精神的同時,也積極謀求著發展。它緊跟國家號召,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度挖掘朱村的各類資源,建成了六大功能區,實現了農文旅融合發展。每年,成百上千的游客來到這里游玩,感受朱村的歷史風光、民俗風情,擴大了朱村的影響力,讓朱村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圖為朱村戰斗遺址。中國青年網通訊員張熙若攝
最后,我們前往臨沐縣歐拉公司,身臨其境感受了柳編的魅力。在柳編展示廳,眼前陳列的一件件精美的柳編作品,讓我不禁為手工藝人的精湛技藝所折服。從實用的柳編籃筐到精致的柳編擺件,每一件作品都凝聚著臨沭柳編人的心血與智慧。他們以柳為材,用雙手編織出生活的美好與希望。看著那些復雜而又規整的編織紋路,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柳編工藝的細膩與嚴謹。這不僅需要高超的技巧,更需要足夠的耐心和專注力。
臨沭柳編不僅僅是一種手工藝,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它承載著臨沭人民的歷史記憶和生活智慧,是這片土地上獨有的文化符號。通過柳編,臨沭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獨特魅力。我相信,臨沭柳編將會在未來的發展中不斷創新,走出一條更加輝煌的道路。
圖為柳編手工藝品。中國青年網通訊員張熙若攝
臨沐縣的發展離不開政府及村民們的共同努力,當地積極發展旅游業,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給村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相信在未來,臨沐縣將不斷尋求融合發展的道路,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通訊員 張熙若)
圖為實踐隊伍在曲師大石碑前合影。中國青年網通訊員張熙若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