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周莊文化,尋情感體驗
最近,關于中國式現代化一詞比較火,“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黨領導人民不懈奮斗、不斷進取所開辟的正確道路。”在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而這一重要論斷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科學方法論。
作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我有幸加入了我們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人文傳媒學院“星火成炬,丹心筑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能與大家共同完成“大道如砥,行者無疆”中國式現代化實地調研采訪,我此次實踐的地點是江蘇昆山周莊古鎮,我認為實踐才能出真知,只有扎根于人民,才能真正做到從群眾中到群眾中去的工作。
圖為海峽兩岸(昆山)中秋燈會。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鄒觀萍 攝
我有幸生于中國第一水鄉——周莊。我查閱了很多關于周莊的資料,發現近年來,周莊連續4年承辦海峽兩岸(昆山)中秋燈會,“夜周莊”入選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單位名單,獲評蘇州夜景第一名;深入推進“331”專項行動,實施推廣“瓶改電”“智慧用電”項目......周莊這片古建筑群得以保留至今,離不開數代人的努力守護,也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圖為周莊古戲臺昆曲表演。 鄒觀萍 攝但同時扔存在著一些不足。在各大平臺上,周莊總會拿出來與烏鎮相比,隨著周莊古鎮商業的發展,景區物價貴、古鎮商業化等槽點被指出。但是商業化嚴重,漸漸失去了江南水鄉古色古香的氣韻,取而代之的是酒吧街的喧鬧和游客出行的嘈雜。雖然建筑得以保存,但風土人情似乎已經變得“向錢看齊”,我認為為了經濟而保護古建筑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而近年來,周莊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主要采取了修繕和維護的方式,如對古建筑進行修繕和保養等,在保留居民原生態生活方式的同時,完善了公共設施,改造危房,大大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環境,實現了對周莊的保護性更新。
圖為志愿者采訪路人。 鄒觀萍 攝通過走訪、隨機路人采訪等實踐,我認為水鄉古鎮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關注鄉村旅游動機,保護和營造符合休閑和生態要求的旅游環境,注重傳統文化的挖掘和展示,挖掘自身優勢,提高服務質量。這一點正符合鄉村祁莊的發展。鄉村祁莊主要是打造文旅融合,主客共享的水鄉原鄉,是依托周莊水鄉古鎮旅游文化品牌拓展開發的鄉旅新IP,被認為是“有一種生活叫周莊”的情感延拓和沉浸式體驗載體。
我們要傳承弘揚新時代“昆山之路”精神,全面加強作風建設,推動實現現代化周莊愿景——建成世界最美水鄉,打造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第一水鄉”。(通訊員鄒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