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友之行,領略振興風采
艷陽之下,生機盎然,年輕的學子綻放青春的絢麗。暑假到來之際,我跟隨創飛科技-機械實踐團開展以“三下鄉”為主題的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開展第一天,我跟隨實踐團乘坐高鐵抵達了煙臺市萊陽市,實踐地點在穴坊鎮的東賢友村,由于交通的限制,一行人幾經波折抵達了穴坊鎮的一家賓館,并于當天晚上召開了實踐前期的安全部署會議。第二天團隊正式前往東賢友村開展實踐工作,盡管在安全部署會議中已經了解到賢友村的大致情況,但抵達村莊后還是令我感到驚訝,村莊環境優美,但是地形卻較為崎嶇,雖然“村村通“項目開展良好,但我也意識到村莊在脫貧工作上曾經歷的艱難。
實踐團先后對接了東賢友村村委和穴坊鎮政府,在對接過程中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村委會大院介紹團隊的無人機設備及工作內容時,村長以及會計都表示接觸到 這些設備的機會極少,并且在開展工作時也存在很多溝通方面的問題,而在穴坊鎮政府進行對接時,接觸到的大多為青年或中年的領導,交流及介紹的過程明顯更加順暢。也正由此,我突然意識到脫貧攻堅戰中那些投身基層的大學生村官的重要性,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鄉村振興也離不開科技的力量,而領導人的知識及思想都將對此有著重要的影響。在隨后的幾天實踐中,團隊操控無人機先后完成了村莊傾斜攝影和三維建模,村莊電力巡檢和地圖航拍等工作。實踐團成員們頂著烈日工作,在驕陽下走遍村莊每一處電線塔,在村莊內有時也會遇到扛著農具的村民和乘涼的爺爺奶奶,看著我們這群扛著機器的大學生,村民們也會好奇的詢問,在與他們的交談中,我也感受到當地淳樸的民風,同時更加希望能高質量的完成電力巡檢的工作,幫助當地村民排除安全隱患。
在實踐最后幾天,團隊應穴坊鎮政府邀請拍攝宣傳視頻和廣場舞大賽的視頻,在拍攝過程中,我們參觀了水稻試驗田和蔬菜大棚,驚訝于各個村莊的變化,也欽佩于鎮政府的規劃和領導,前往五龍河大橋,感受了大國的橋梁風采,領會了賢友村和五龍河的傳說。最后在穴坊鎮廣場舞大賽的熱情中結束了這次的社會實踐。
實踐結束后,當天下午實踐團開展了海邊團建活動——海邊觀景、聚餐,我和團隊成員們討論著這幾天的所見所聞,從初識村莊環境到感慨于當地民風,從實踐過程的疲憊到上交成果的自豪。大海承載歷史,傳承屬于自己的文明,我在沙灘上寫下希望,隨海浪一起乘風而行。
在此次社會實踐中,我和團隊成員們一起經歷了很多,從最初下鄉的不適應,到群策群力解決問題,實踐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各種的困難,語言不通,村民不理解,交通不便,工作出現問題等等,但所幸我們堅持到最后,并順利完成了任務。走出學校,走出課本,實踐鍛煉了我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會了我走上社會的第一步:學會溝通。“三下鄉”的實踐之旅讓我真實體會到了鄉村振興的決心和帶來的改變,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同樣希望為鄉村振興和農村產業的發展做出貢獻,將無人機、機械自動化等科技投入到鄉村產業中去,讓農民不再因知識的限制而止步不前,真正實現科技引領鄉村進步。
- 走進戰役紀念館,感受紅色文化魅力
- 曲阜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探尋紅色記憶小分隊”社會實踐隊伍在暑假期間走進濟南戰役紀念館,感受紅色文化,弘揚紅色精神。
- 09-03 關注:11
- 支教活動
- 為響應黨和國家“三下鄉”的號召,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愛保護的決策部署,提高社會對留守兒童問題的重
- 09-02 關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