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觀紅色經典,公益溫暖民心
為豐富村民文化生活,講好黨的故事,傳遞黨的聲音,河南工業大學“金種子”社會實踐團隊積極聯絡欒川縣鄉村公益電影放映人,助力公益電影走進牛欒村。8月2日晚,在團隊成員的積極組織以及駐村第一書記和鄉村公益電影放映人的共同協助下,公益電影在叫河鎮牛欒村黨群服務中心如期順利放映。
在放映正式開始之前,河南工業大學金種子社會實踐團隊成員賈雯婕幫助鄉村公益電影放映人一起調試放映設備,在交流過程中,鄉村公益電影放映人也解釋了目前公益電影進鄉村的一些困境。據了解附近的幾個鎮子都是一個人在放電影,但是每個鎮子有那么多村子,就一個人,一臺投影儀,就是一天也不閑著,一個月也無法保證每個村子都能放一次電影。所以當團隊成員有了在村委會放電影的想法之后,就立刻聯系了鄉村公益電影放映人,這才讓公益電影走進了牛欒。

(圖為團隊成員和電影放映人一起調試設備)
本次河南工業大學金種子社會實踐團隊選擇播放了兩部電影。第一部是抗戰題材的《解放·終局營救》,電影講述了平津戰役總攻前夕,解放軍炮兵偵察連連長蔡興福與有正義感的國民黨軍需官姚哲臨時組隊,執行一個以寡敵眾“不可能完成”任務的故事;第二部是脫貧攻堅題材的豫劇電影《龍騰伏羲山》,電影講述的是中共黨員李青松返鄉帶領村民開發伏羲山旅游景區,共同致富的感人故事。兩部電影共同的主題就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走過艱難歲月,帶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過程。

(圖為牛欒村村民一起觀看紅色電影)
放映伊始團隊成員就深入村民,從天真爛漫小朋友到滿頭白發老人,從日常生活聊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再到脫貧攻堅以來牛欒村的發展變化。
團隊成員用聊天的方式向牛欒村民們講述中國共產黨的百年發展史,百年奮斗史,以視覺聽覺以及情感等多重的沖擊讓村民真正對黨史感興趣,對黨的未來有憧憬。將黨史宣講與公益電影相結合,不斷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將公益電影打造成“金種子”實踐團隊宣講黨史、助力鄉村振興、弘揚主旋律的陣地前沿。
放映結束后,有不少村民表示,牛欒村這些年的變化都是看得見摸得到的,都是實打實的,是在黨的帶領下,腰桿直起來了,錢袋子鼓起來了。用最樸實的話語,卻最能夠真實的反映出黨百年以來三農工作的偉大成就,也是牛欒村民對于黨感情最真實的表達。
用青春的聲音來講述黨偉大的故事,把黨的惠農、惠民政策給村民們講清楚講明白,讓紅色影片融入村民日常,紅色文化融入村民喜聞樂見的文化氛圍,是“金種子”實踐團隊最大的愿景,也是實踐團隊最大的收獲。
百年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農村、農業、農民狀況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統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穩步實施,我國三農工作走向又一個偉大歷史征程。鄉村文化振興是鄉村人才振興,產業振興的重要支撐。河南工業大學“金種子”社會實踐團隊積極助力公益電影進牛欒,紅色文化進牛欒。通過紅色電影系列宣傳,以及黨史的現場宣講,將團隊的專業優勢轉化為為黨史宣講工作,為鄉村振興事業服務,進一步發揮紅色文化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作用。
接下來河南工業大學“金種子”社會實踐團隊也將繼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精神。推進紅色文化進校園,進一步發揮紅色文化助力鄉村學生成長的重要作用,讓紅色文化成為牛欒振興的內生動力 ,讓黨的精神成為牛欒振興的重要指引。(撰稿人:河南工業大學“金種子”社會實踐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