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化工先賢,傳承報國精神"主題活動
在中國化工史的長河中,有一位先賢,他用畢生精力澆灌出中國民族化學工業的綠洲,他就是"中國民族化學工業之父"范旭東。11月10日,化工學院2024級2班開展了以"學習化工先賢,傳承報國精神"為主題的班會活動,同學們通過多種形式學習范旭東的光輝事跡,感悟他"化工報國"的實業初心,從歷史中汲取力量,立志以實干興邦的精神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班會伊始,班長介紹了范旭東的生平與貢獻。范旭東(1883-1945),湖南湘陰人,出身寒微,卻憑借堅定的愛國志向和不懈的奮斗精神,成為中國重化學工業的奠基人。1900年,他東渡日本留學,1910年畢業于京都帝國大學理學院應用化學系。辛亥革命爆發后,他懷著"實業救國"的赤子之心,學成回國立即走上興辦實業的道路。
為了讓同學們更加直觀地了解范旭東的事跡,班委會準備了一段紀錄片《永久黃的傳奇》。影片中,1914年的范旭東站在天津塘沽海邊的鹽灘上,看到那無邊無際的鹽蛇如冰雪一般,心潮澎湃地對伙伴說:"一個化學家,看到這樣豐富的資源,如果還沒有雄心,未免太沒有志氣了。"隨后,他創辦了久大精鹽公司,生產出中國第一批精鹽,這標志著中國人終于摘掉了"食土民族"的帽子。
班會上,同學們還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深入研究了范旭東創辦永利制堿公司和永利硫酸銨廠的歷程。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范旭東毅然創辦永利制堿公司,經過漫長的技術攻關,終于在1926年生產出高品質的純堿,打破了西方國家對制堿技術長達70年的壟斷。
團支書分享道:"范旭東老先生的'永久黃'團體(永利堿廠、久大精鹽公司、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是近代中國第一個大型私營化工生產和研究組織,為中國化學工業奠定了堅實基礎。毛澤東主席稱贊他為'工業先導,功在中華',并將他列為中國人民不可忘記的四大實業家之一。"
活動的第二環節,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創作了以范旭東精神為主題的歌曲《化工報國》。歌曲創作過程中,同學們深入研究了范旭東的生平事跡,認真打磨歌詞和曲調,力求將先賢精神融入音符之中。
這首由同學們自編自導的歌曲通過"精鹽救國"、"制堿自強"、"酸堿并進"三個篇章,展現了范旭東艱苦創業的歷程和"雖粉身碎骨,我亦要硬干出來"的堅韌精神。歌詞中融入了化學元素與民族情感的雙重象征,如"堿性堅韌鑄民魂,氯化擔當寫春秋"等化工專業特色鮮明的表達。
作詞小組的組長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音樂這種年輕人喜愛的形式,讓更多人了解范旭東的故事。最讓我們興奮的是,我們的作品采用了當下最前沿的'洛天依'AI歌聲合成技術。洛天依作為國內知名的虛擬歌手,代表著科技與藝術的完美結合,正如范旭東先生那樣站在時代前沿。"
編曲小組的同學分享了制作經驗:"我們使用專業的VOCALOID編輯軟件為洛天依調教歌聲,精心設計了音高、氣息、共鳴等參數,讓AI歌聲既保持清亮通透的特點,又能表達出歌曲蘊含的愛國情懷。這種將先進AI技術與傳統愛國主題相結合的嘗試,也是我們對范旭東先生創新精神的一種繼承。"
班會現場,同學們身著白色實驗服,揮動自制的"永久黃"團體旗幟,伴隨著洛天依清亮悅耳的歌聲,大家一起合唱《化工報國》。洛天依獨特的音色與科技感十足的編曲效果,讓這首歌曲既有厚重的歷史感,又充滿了現代青年人喜愛的時尚元素。歌聲嘹亮,氣氛熱烈,許多同學表示受到了極大鼓舞。
班主任老師評價道:"你們的創意很有意義,通過結合當下最流行的AI歌聲合成技術,不僅展現了化工專業學生對科技的敏感度,更以青年人喜愛的方式傳遞化工先賢的精神,比單純的說教更有感染力。這正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思政教育創新。"
為了擴大活動影響力,班級技術小組將歌曲《星火海潮》的演唱視頻制作成短片,于當天晚上上傳至嗶哩嗶哩(B站)平臺。視頻配有精美的歷史照片和解說詞,簡潔明了地介紹了范旭東的生平事跡和"化工報國"的精神內核。
團支書介紹:"我們在視頻中特別強調了范旭東面對西方國家技術封鎖時的自主創新精神,這與當今我國面臨的'卡脖子'技術挑戰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我們希望通過這種青年人喜愛的方式,讓更多同齡人了解化工歷史,傳承報國精神。"
截至發稿時,該視頻已獲得超過3000次播放量和數百條評論。許多網友表示被范旭東的事跡所感動,也有化工專業的學生留言稱"作為化工人,要繼承范旭東精神,為中國化工事業貢獻力量"。
活動的最后環節,同學們圍繞"如何傳承范旭東精神,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展開了熱烈討論。
班長表示:"范旭東先生的精神啟示我們,堅定愛國信念是從事化工事業的根本動力。今天,我們依然面臨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的挑戰,需要有不畏艱難、自強不息的愛國精神。"
學習委員談到:"作為化工專業學生,我們應當夯實專業基礎,提升創新能力。范旭東之所以能取得成功,與他在京都帝國大學所接受的專業訓練密不可分。今天,我們應當珍惜大學學習機會,掌握扎實的化工專業知識,培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一位同學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我認為,我們應當關注國家戰略需求,選擇有價值的研究方向。當前,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對化工人才有迫切需求。我們應當密切關注國家發展戰略,選擇能夠為國家解決'卡脖子'問題的研究方向。"
通過此次活動,同學們不僅了解了范旭東的光輝事跡,更深刻感悟了"化工報國"的精神內涵。班委會根據討論內容,形成了《傳承范旭東精神,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主題報告,并計劃在下學期開展一系列后續活動,包括參觀本地化工企業、邀請化工行業專家講座等,持續深化先賢精神的學習與傳承。
班主任老師在總結發言中表示:"化工先賢范旭東的一生,是愛國情懷與專業精神完美結合的一生。今天,我們緬懷先賢,不僅是為了銘記歷史,更是為了傳承精神,激勵自己在新時代的征程上繼續前行。希望同學們能夠懷抱范旭東的'化工報國'初心,以奮斗者的姿態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活動結束后,許多同學表示受益匪淺。學習委員說:"以前對化工專業沒有很深的認識,通過這次活動,我對中國化工的發展歷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對自己的專業選擇更加堅定了。"
范旭東臨終前的遺言"齊心合德,努力前進",既是對過去的總結,也是對未來的期許。在這場別開生面的主題班會中,這句話成為了同學們共同的信念和追求。化工報國的種子,已在這群年輕人心中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