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2025年3月29日—— 由4名大三學生組成的“低空探秘者聯盟”實踐小隊,在隊長邢思彤的帶領下,今日從秦皇島抵達沈陽財湖機場,開啟為期兩天的低空文旅產業參觀學習活動。隊員們以“走近低空經濟,感受飛行魅力”為主題,通過實地探訪和互動體驗,了解沈陽通用航空與文旅融合的發展現狀。
財湖機場作為東北地區通用航空的重要基地,為學生們提供了豐富的學習場景。在工作人員引導下,隊員們先后參觀了直升機停機坪、飛行指揮塔臺和航空研學教室。飛行教練現場演示了直升機起飛操作,機械師則講解了航空器日常維護知識,讓書本上的理論變得鮮活起來。 “以前只在課本里讀過通用航空的概念,今天居然親眼見到了直升機!”隊員鐘凱森興奮地說。團隊還面對面觀摩了無人機模型和眾多飛機模型,親身體驗低空視角下的文旅魅力。
參觀過程中,工作人員為團隊成員展開談話,介紹了通航產業在應急救援、農林作業、文旅服務等領域的應用。“原來除了觀光飛行,直升機還能參與醫療救援和森林防火!”李哲宇在交流中感慨。隊員們結合低空文旅融合背景,就“低空旅游安全規范”“游客體驗與偏好”等問題踴躍提問,機場工作人員一一解答,并鼓勵學生關注通航領域的新職業方向。
參觀結束后,團隊結合所見所聞展開討論。成員鐘凱森提出:“可以設計‘沈陽歷史文化空中走廊’,用飛行路線串聯故宮、帥府等景點,配合語音導覽提升體驗感。”航空愛好者李哲宇建議開發“青少年航空科普一日營”活動。
此次行程讓隊員們收獲頗豐。隊長邢思彤表示:“這次實踐不僅讓我們了解到低空經濟的廣闊前景,更意識到文旅創新需要多學科知識的融合。此次實踐不僅為青年學子搭建了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的平臺,更標志著沈陽在推動校企協同育人、探索低空經濟創新發展模式上邁出了堅實一步。"低空探秘者聯盟" 團隊將持續深化調研,計劃于下月發布《沈陽低空文旅發展可行性研究報告》,為地方產業升級提供青年智慧。正如隊員們在返程途中所說:"當我們的無人機掠過財湖上空時,鏡頭里不僅有波光粼粼的湖面,更有低空經濟這片藍海的星辰大海。" 這場春日里的飛行之約,終將化作中國通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青春注腳。( 通訊員:邢思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