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傳承——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 藥韻探尋隊走進蘇州越溪中醫院
【薪火傳承——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 藥韻探尋隊走進蘇州越溪中醫院
為尋找中醫藥非遺傳承人,追溯民族中醫藥發展歷程、學習感悟歷代中醫藥非遺傳承人的傳承創新精神,2024年8月2日,藥韻探尋小隊成員程唯佳、馬思怡、顧家樂在蘇州市越溪中醫院開展實踐活動,對吳門醫派名老中醫藥傳承工作室負責人——崔根榮醫生進行采訪,了解中醫藥非遺項目的生存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探索可以改進的方向與措施。
專家介紹
崔根榮,蘇州市中醫藥學會基層中醫藥服務專業委員會委員,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二十余年,曾在江蘇省中醫院進修學習。具有豐富的中醫藥辨證論治經驗,擅用經方,熟練掌握常見病、并發病及一些疑難雜病的診治,亦擅長調理養生、滋補膏方。
作為蘇州市吳門醫派名老中醫藥傳承工作室的負責人,崔根榮醫生積極投身工作室的建設和日常工作開展,虛心向高年資中醫醫師、省名中醫等專家請教,參加各級學術交流,不斷通過各種途徑吸收新知識,把握最新的學術動態,提高自己的專業與服務水平。他鼓勵科內同事不斷總結臨床經驗,以成熟、優質的治療理念服務于患者,做好中醫藥傳承與創新工作,牢記這一代中醫醫師肩上擔負的使命與責任。
采訪提問
崔醫生在針灸領域的成長歷程充滿了對專業知識的深入探索與實踐經驗的積累。他在學校期間系統地學習了針灸專業的理論知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隨后在實習過程中,他將這些理論知識應用于臨床,不斷提升自己的臨床技能。為了進一步精進技藝,崔醫生選擇前往江蘇省中醫院進行系統的學習進修,這段經歷讓他受益匪淺,專業技能得到了顯著提升。
崔醫生深知,成為一名優秀的針灸醫師,不僅需要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通過老師的指導和自身的不斷努力,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他強調,這是成為針灸領域佼佼者的必經之路。
在傳承方面,崔醫生從前幾任針灸技藝傳承人身上汲取了寶貴的經驗。他認為,技藝傳承的核心在于打好理論知識基礎,并能在臨床實踐中不斷深造和鍛煉。這種對知識的深入理解與融會貫通,不僅提升了他的個人能力,也為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揚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關于非遺項目的經濟效益,崔醫生持有獨特的見解。他認為,非遺文化的首要目標是提升人民的健康狀況,而非單純追求經濟收益。因此,吳門醫派的針灸項目定價親民,致力于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讓患者能夠堅持完成完整的療程,從而提高大眾的健康水平。這種以人民健康為重的理念,正是中醫藥非遺文化的核心價值所在。
展望未來,崔醫生對中醫藥非遺的傳承發揚充滿期待。他所在的吳門派擁有省評中醫藥文化傳承的工作室,通過定期安排醫師坐診和學生學習記錄等方式,有效地傳承了文化技藝。崔醫生認為,按照市中醫藥管理局的要求建設標準并完成任務,是目前有效的傳承方式之一。他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創新性的傳承方式出現,共同推動中醫藥非遺文化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得到傳承與發揚。
不負美好春光
青年不忘鴻鵠志,非遺傳承肩巨任
此次采訪活動的開展,藥韻探尋隊小隊成員尋找了中醫藥非遺傳承人,追溯民族中醫藥發展歷程、體會了歷代中醫藥非遺傳承人的傳承創新精神,感悟了中醫的精髓。同時也更加明確了作為一名中醫學生,在未來的中醫藥非遺文化傳承中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爭取為中醫藥非遺文化傳承奉獻自己的一份力,成為非遺傳承的有用之才。
作者:南京中醫藥大學薪火實踐團 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 先烈雖逝,忠魂永存
- 近日,為了更好的學習紅色文化,鹽城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紅色印記尋訪團”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來到了江蘇省鹽城市新四軍紀念館。
- 08-28 關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