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興振鄉野,淮水揚新帆——“大地學堂”實踐團在高淳、溧水、淮安三地研學(三)
PART1:稻蝦共作新農業,生態科技共騰飛
驕陽愈烈,熱情愈濃。團隊參觀了豐園生態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緊緊圍繞“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領著農民賺”目標,積極推動建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在合作社負責人的講解下,團隊成員深入了解“五心”服務運營模式,學習探索電商賦能、多產聯合的特色產業發展機制。
團隊成員走訪淮安市白馬湖生態漁業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采用池塘工業化循環水槽養殖模式與基于生態優先的現代化養殖技術,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團隊成員與養殖大戶進行面對面交流,認識到技術創新在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關鍵作用,農業不應僅局限于傳統的種植和養殖,而應積極拓展產業鏈上下游,實現多元化發展。
PART2:黨旗引領致富路,和美鄉村幸福歌
白馬湖村位于金湖縣東北角,當地物產豐富但位置偏僻,所產土特產一度因不連通外界而打不開銷路,村民也因此邁不出“小康步”。在黨建引領下,當地借勢白馬湖旅游發展機遇,引導漁民承租水上餐飲船,經營發展“漁家樂”;聯辦合作社,吸納漁民社員,共同增收致富;依托“黨建船”,打造直播帶貨基地,共創江蘇省“農村電子商務十強村”。
團隊在村居干部的帶領下參觀白馬湖村,白馬湖合作社黨支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利用水產品和文化資源作為漁民致富的主要抓手,發展生態生產、改善人居環境、傳承生態文化、培育文明新風,讓白馬湖中心村成為“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魅力鄉村。團隊成員與村居干部進行交流,深入了解“黨建+合作社+旅游”的壯村富民新思路。
團隊成員隨培訓班來到高淳國際慢城旅游度假區,在和美鄉村中體察風土人情;前往紅色李巷,回顧新四軍和蘇南黨政軍領導機關在此指揮抗日斗爭的歷史場景,讓紅色記憶扎根心中。
PART3:淮風送暖品牌興,沃地生金農夢成
在調研過程中,團隊考察“淮味千年”品牌實體化、市場化、規范化運營新模式。近年來,以盱眙龍蝦、洪澤湖大閘蟹、淮安大米、淮安黑豬等產品為代表的“淮味千年”奏響“品牌強農”華美樂章,引領特優高效種植、特種健康養殖、特色生態休閑淮安現代農業三大特色產業高歌猛進,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團隊成員在參觀過程中,與工作人員進行交流,就如何以“五大集群”特色產業構建“中國特色、時代特征、淮安特點”的品牌格局汲取經驗。
本次“大地學堂”實踐調研團的淮安之行暫告一段落,團隊成員深刻感悟“新時代的中國農村充滿希望,廣闊天地大有可為”。走好新時代鄉村振興路,就要聚焦增進農民福祉這個宗旨,“大地學堂”實踐團將繼續扎根大地、務實調研,為產業興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的鄉村畫卷貢獻青春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