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豐富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教育形式,強化學生專業實際操作技能,明確職業方向,提升個人職業素養。材料工程學院“兩彈一星薪火傳,匠心鑄夢正當時”暑期社會實踐團走進西安核設備有限責任公司參觀學習。通過實地參觀、聽取講解、校友座談等方式,學習了解西核公司發展經營模式,直觀感受核工業文化。

西安核設備有限公司是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唯一大型專用裝備設計、制造、集成供貨及全壽期運維服務企業。公司始建于1969年,地處西安市未央區,總占地面積400畝。公司秉承“強核報國、創新奉獻”的新時代核工業精神,深入打造核特色裝備研發制造與全壽期運維服務平臺,形成了核環保與核燃料裝備、核電裝備、特種裝備、消防裝備等四大主營裝備制造業務,是國內唯一具有制造全套核電燃料操作與貯存系統(RFH)設備業績和能力、實現多項化工領域核心設備首臺套研制的企業,并先后參與多項國家重大科技產品的研制。
參觀學習,聆聽講解。實踐團成員們首先深入西安核設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研發中心及歷史展覽館,近距離感受我國核工業發展的輝煌歷程與“兩彈一星”精神的偉大力量。在參觀過程中,專業工程師詳細講解了核設備的設計原理、制造工藝以及在國防科技、能源安全等領域的重要應用,讓實踐團成員們深刻認識到材料科學在國家戰略中的核心地位,激發了他們投身科研、報效國家的熱情與使命感。

參觀完后,實踐團成員向師傅詢問自己的專業能否在這所車間運用到。隨后師傅向實踐團成員耐心地講解了材料成型專業、質檢專業以及焊接專業都是他們所需要招聘的。最后師傅說,每一位在不同崗位上的技術工人,用他們的刻苦鉆研、辛勤付出、不懈努力創造著⼀個個不可能而卻又可而為之的奇跡,也在詮釋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至理名言。
實踐創新,鑄夢未來。在西安核設備辦公樓一樓大廳,梁嚴棟“焊接技能提升及創新”工作室吸引了大家注意。作為公司技能焊接專家,梁嚴棟憑借著出色的工作業績,先后榮獲陜西省勞動模范、陜西省首席技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等榮譽稱號。梁嚴棟專家向實踐團成員介紹了工作室的研究方向、工作宗旨及多項研究成果以及梁嚴棟創新工作室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多項典型事例。從他的身上,實踐團成員真切感受到了執著堅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更加激發了實踐團成員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升專業技能、立志技能報國的決心和信心。
校友座談,分享感悟。實踐團有幸邀請到在西安核設備有限公司工作的優秀校友——我校2023屆畢業生張洋、張錦陽。并同他們進行座談交流。兩位優秀校友結合自身工作經歷,分享了從校園到職場的轉變過程以及在核工業領域中的奮斗故事和心得體會。他們不僅傳授了寶貴的職業技能和行業經驗,更強調了“兩彈一星”精神中勇于創新、無私奉獻的品質對于個人成長的重要性。通過互動問答,實踐團成員們獲得了寶貴的職業規劃和人生建議,進一步堅定了他們追求卓越、服務社會的決心。

校企攜手,共建基地。為了深化校企合作,促進產學研融合發展,實踐團與西安核設備有限公司共建暑期社會實踐基地。雙方就資源共享、社會實踐、人才培養等方面達成了初步共識,并簽署了社會實踐基地共建協議書。這一舉措不僅為材料工程學院的學生提供了更加貼近專業實際的實踐平臺,也為西安核設備有限公司未來注入了新鮮的人才活力和創新動力,雙方共同攜手為我國核工業乃至整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貢獻力量。


本次參觀學習活動的深入開展,大家深切感受到智能制造的科技魅力、先進科學的管理模式,激發了學生對學好自己專業知識的決心與信心,為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為期兩周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圓滿結束
這個暑假
我們從咸陽西站到海晏站
從青海海晏221基地原子城到西安112大院航天精神教育基地
我們的腳步從未停歇
前方到站不是終點
而是新的開始和起點
我們用腳步丈量了青海海晏原子城這座“紅色工業圣地”
我們不說“再見”
期待下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