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實施,2024年7月4日至2024年7月19日期間,青島大學醫學部“護星計劃”孤獨癥音樂治療服務團計劃將由醫學部肖融老師帶隊,前往青島奧帆中心、青島嶗山璽悅匯和青島婦女兒童醫院等地,開展為期兩周左右的孤獨癥兒童志愿服務活動。
(一)愛心匯聚:助孤獨癥兒童筑夢成長
截止目前,7月4日到7月19日期間,團隊成員核心工作是在特殊機構進行孤獨癥兒童相關志愿服務。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溫暖的旅程中,成員們踏入了孤獨癥兒童的世界。在青島婦女兒童醫院里,每一次的參與都讓成員們深刻體會到孤獨癥兒童的獨特魅力與無盡潛力,也讓成員們從對孤獨癥兒童的一知半解到有了更深入全面的認識。
初識孤獨癥,心靈的觸動。在醫院里,每次活動開始之前成員們都會進行初步的培訓,對孤獨癥兒童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面對這些在社交溝通上存在障礙、興趣范圍狹窄且行為重復刻板的孩子們,成員們心中充滿了關懷與心疼。
圖為成員們接受活動前培訓
秉志愿者精神,共筑愛心橋梁。在課程活動中團隊成員主要擔任輔課任務,配合專業老師,幫助小朋友順利完成課堂活動。課程主要通過學鴨子走路、過獨木橋、合作拍球等游戲方式訓練小朋友的平衡能力和社交本領。盡管小朋友們努力地去學習老師的動作,有時也會“偏離軌道”,這時團隊成員們便會通過肢體動作、語言提示等耐心輔助小朋友完成課堂活動,成員們表示,每當看到小朋友們能夠自主地或者在自己的輔助下順利地完成課程活動都由衷地為他們感到開心。
圖為成員們輔助孤獨癥兒童完成課堂活動
深入探索,探尋護星之道。在青島婦女兒童醫院,團隊成員通過一次次的輔助診療活動,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孤獨癥兒童們治療的困難。成員們協助治療師輔助孤獨癥兒童進行注意力訓練、語言訓練、感統訓練等治療,需要反復引導他們上課期間認真聽老師指令,進行基本社交活動,幫助他們集中注意力,提高他們與人溝通的能力,每一天的陪伴與觀察都讓成員們對孤獨癥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入的認識。因此團隊成員們特別編寫了以“音樂治療”為核心的康復課程,希望能為孤獨癥兒童的健康成長添磚加瓦。
圖為成員們在醫院接受培訓并與進行醫生診療前交流
(二)孤海護航:助力孤獨癥兒童融入社會
為促進孤獨癥兒童與社會的交流和提高大眾對孤獨癥兒童的正確認識,除了日常輔助醫院輔助教學、診療外,團隊部分成員協助青島婦女兒童醫院開展了許多面向大眾的活動。
在7月6日開展的愛心義賣活動中,成員們與醫教中心的老師們攜手合作,共同搬運、整理義賣所需的物資;與孤獨癥“小攤主”們一起將義賣的故事書、玩偶、手工飾品等一一擺放整齊,用心打造出一個溫馨而充滿愛意的義賣小攤。成員們輪流負責看攤,確保義賣過程的有序與安全。每當有顧客駐足詢問,成員都以最熱情的態度迎上前去,協助“小攤主”們與顧客進行親切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成員們表示與“小攤主”們的交流與協助,不僅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更加增強了他們與社會的交流。
圖為成員們協助孤獨癥兒童開展義賣活動
在7月10日兒童節親子嘉年華活動中,成員們前往嶗山璽悅匯協助醫教中心帶領孤獨癥兒童進行各種活動。成員們看著小朋友們表演時的專注認真,玩游戲時的開懷大笑,特別是在親子繪畫環節,當孤獨癥小朋友拿起畫筆,在畫布上自由揮灑時,成員們仿佛看到孤獨癥兒童勇敢地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成員們說:“孤獨癥小朋友的世界也是充滿著無限的活力與創造力,他們終將在社會這溫暖的大家庭中被點亮。”
圖為成員們帶領小朋友們參與游戲活動
無論是在愛心義賣活動,還是六一兒童節親子嘉年華,成員們都將孩子們純真無邪的笑容、勇敢嘗試的瞬間一一記錄留下,并通過媒體和社交媒體平臺廣泛傳播。將這些生動的畫面和故事真實地展現給大眾,逐漸打破公眾對孤獨癥兒童“內向孤僻”、“不善交流”的誤解與偏見。人們會意識到孤獨癥兒童同樣擁有對世界的好奇與熱愛,他們獨特的感知方式和表達方式只是需要更多的理解與接納。我們期待在未來,能夠繼續攜手社會各界,通過更多富有創意與意義的戶外實踐活動,促進大眾對孤獨癥兒童更加全面、深入的認識,共同為他們的成長與發展撐起一片藍天。
漫步在孤獨癥世界的這段旅程中,成員們最大的收獲莫過于對孤獨癥兒童的深刻理解與尊重。每一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都值得我們去尊重與愛護。未來,成員們將繼續秉承這份初心與信念,為孤獨癥兒童的健康成長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為長期的服務團體,“護星計劃”孤獨癥兒童音樂服務團將繼續秉持初心,致力于公益事業。我們將與醫院、康復中心等多方緊密合作,開創以音樂治療為核心的康復課程,同時探索更多樣化的關懷方式,如科普講座、親子互動、藝術療法等,為孤獨癥兒童提供全方位的幫助與支持。我們希望通過這些努力,能夠提高大眾對孤獨癥的正確認識,促進社會對這一群體的包容與接納,為孤獨癥兒童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守護他們那顆來自星星的璀璨心靈。
圖為團隊部分成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