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山革命紀念館位于涇縣、青陽、南陵三縣交界處的酉華鎮宋沖村,這里背靠山區,面向沿江,位處“江防要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是涇(縣)、青(陽)、南(陵)游擊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涇青南縣委駐扎于此,開創了涇青南游擊根據地,堅持了三年的游擊戰爭,為迎接大軍渡江、解放全中國作出了重要貢獻。賓山革命紀念館由遺存至今的涇青南縣委舊址改建。在這片紅色熱土上,團隊成員們跟隨著講解員的步伐,穿越時空的長廊,回到了那個硝煙彌漫、英雄輩出的年代。一幅幅珍貴的歷史圖片,一件件革命文物,都在無聲地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斗爭史。

圖為講解員為實踐團隊成員們介紹賓山革命紀念館的歷史背景
在賓山革命紀念館,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團隊成員們聆聽了“皖南事變”的悲壯故事,回顧了中共涇青南縣委在賓山地區的游擊歷史,學習當年烽火歲月和新四軍“鐵軍精神”。在史實中團隊成員了解了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的光輝歷程,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舍生忘死、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深刻理解了“鐵軍精神”的內涵。

圖為實踐團隊成員們學習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的相關知識
在紀念館內,面向鮮紅的中國共產黨黨旗,帶隊指導老師許運山領誓,隊員們高舉右拳,鄭重宣誓。誓言聲鏗鏘有力,表達了團隊成員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展示了矢志不渝、接續奮斗的恒心,彰顯了擔當作為、奮勇前進的信心。

圖為實踐團隊成員們在賓山革命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
在賓山革命紀念館舊址,團隊成員們仿佛置身于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們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

圖為實踐團隊成員們在賓山革命紀念館舊址合影
在古色古香的賓山古村落,團隊成員們感受到了革命老區的淳樸民風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團隊成員在古村落前合影留念,將這段難忘的紅色之旅永遠定格在記憶深處。

圖為實踐團隊成員們在賓山革命紀念館古村落合影
“讓初心薪火相傳,把使命擔當在肩”。習近平總書記在地方考察調研時多次到訪革命紀念地,瞻仰革命歷史紀念場所,強調要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安徽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高度重視,積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本次實踐活動是一次深刻的黨性教育,師生追尋紅色足跡,重溫“鐵軍精神”,追憶先烈初衷,將豐富的紅色資源轉化為鮮活的黨史教育的教材,從紅色歷史紅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堅定了為實現共產主義事業努力奮斗的理想信念。團隊成員表示,將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以實際行動踐行“鐵軍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