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暑期實踐團赴
西安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參觀學習
我們暑期黨史學習實踐團懷著崇敬的心情學習了中國共產黨歷史,回顧我們黨一百多年來的光輝歷程,我們深刻體會到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非常不容易的,走過的道路更是艱辛坎坷。為了進一步學習了解黨史、黨情,弘揚與發展中國共產黨的黨史和精神。于2023年7月18日前往西安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進行參觀學習。去實地感受一下西安八路軍駐陜辦事處的歷史底蘊和了解從紅軍辦事處到八路軍駐陜辦事處的歷史背景,體會西安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西安八路軍辦事處舊址在陜西省西安市北新街七賢莊。我們實踐團首先對一號院進行了參觀,七賢莊一號院是國民革命軍第八路駐陜辦事處主要辦公地點。八路軍駐陜辦事處利用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地理位置,在維護和推動全民族抗日運動的發展,宣傳黨的抗日主張、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為八路軍領取、采買、轉運物資,組織愛國青年奔赴延安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這期間,中國共產黨、八路軍的主要領導人周恩來、朱德、劉少奇、彭德懷、葉劍英、鄧小平、林伯渠、董必武等曾多次留駐辦事處并指導工作。
七賢莊一號院院子雖小,卻功能齊備。據講解員介紹,八路軍駐陜辦事處成立后,組織非常健全,設有統戰科、交通發行科、總務科、秘書科,還有機要科、辦公室、電臺與經理科,并下設了汽車隊、倉庫、招待所等,工作人員超過300人。
每個院的占地面積雖然都不是很大,但是它們卻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的艱難困苦。讓無數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們在這里為中國革命指明前進的方向,也讓無數想要為革命奉獻力量的人們有了心中的目標。
八路軍駐陜辦事處不僅是革命先輩們宣傳黨的抗日主張、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的據點,還是抗日戰爭時期為八路軍領取、采買、轉運物資,組織愛國青年奔赴延安的“紅色驛站”“紅色橋梁”。
接下來我們參觀了《全國八路軍辦事處史實展》,《永遠的豐碑——全國八路軍辦事處史實展》展示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駐各地辦事處在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領導下,高舉“抗戰,團結,進步”的旗幟,廣泛開展各階層的統一戰線工作;恢復發展地方黨組織建設;掩護大批軍事將領奔赴抗日敵后,指揮八路軍、新四軍馳聘抗日戰場;營救西路軍將士,使他們回到抗日隊伍中,重返打擊侵略者的戰場;領取、采購、運輸抗戰物資,支援敵后抗日根據地;接待、輸送成千上萬的愛國青年和進步人士奔赴延安,壯大抗日力量;護送一些外國記者、作家、醫生、科技人員,通過各地辦事處,奔赴延安和抗日敵后,有力支援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的歷史功績。
展覽共分“同仇敵愾 抗日御侮”、“ 堅強堡壘 紅色橋梁”、“ 培育愛國之情 激發報國之志”三部分,由246幅歷史照片,23件實物組成。展覽使用了實景復原、仿真蠟像、電子翻書等現代化的展示手段,系統介紹了抗戰時期遍布全國的十六座八路軍辦事處的歷史功績及建國后各紀念館在愛國主義教育方面發揮的作用。
圖為實踐團成員參觀《永遠的豐碑——全國八路軍辦事處史實展》
黨史的學習,是對建黨百年光輝歷程的致敬,也是對黨事業發展前進的激勵。在黨史的學習中,我們體會到中國共產黨每次會議對現代化建設發展的助推作用,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人對初心的堅守和對使命的擔當。如今,新的號角已經吹響,新的偉大征程已經開啟。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銘記黨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傳承好黨的紅色基因與革命精神。我們相信,在黨的帶領下,我們的祖國將更加的繁榮與富強。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唯有學好黨史這門必修課,在學黨史中回望初心,堅定信念,勇于創新,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 歷史是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所以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
圖為實踐團成員于西安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