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新聞網亳州8月11日電(通訊員 周劉湘 劉仁。樯钊雽W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聚力引導廣大團員青年投身鄉村振興建設,7月10日至7月20日,安徽新華學院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學院E路星火鄉村振興促進團前往亳州市譙城區十八里鎮小懷村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根據鄉村風土人情、社情民意、村居整體環境、鄉村經濟發展,用畫筆美化小懷村環境,提升村容村貌,助力美麗鄉村建設,為鄉村藝術添彩,為建設美麗小懷貢獻青春力量。
探訪小懷風情,領略花海美景
為使墻繪內容更具特色,貼合居民生活,實踐隊員在小懷村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前往村民家中,了解情況。據工作人員介紹,小懷村支柱產業為中藥材種植業,同時,作為十八里鎮的民族村,在發展民俗文化型生態農莊上具備特有的優勢。一戶居民向實踐隊員提議“應該畫一畫村里種植的中藥材。以前小懷村主要是以種植傳統小麥、玉米農作物為主,近幾年,村集體大力發展特色中藥材種植,我們家種了十多畝亳芍,鄰居們還有種牡丹、桔梗的,經濟收入翻了好幾番,我們都很高興,也很感激。”在工作人員的進一步介紹下,實踐隊員了解到,為適應經濟發展現狀,村集體帶頭,將村民的土地以每畝1062元的價格流轉給種植企業,而后村民又受雇于種植企業,這樣又增加了收入。還有居民建議應當和旅游產業結合,能讓游客們看出小懷村的特色,聯系村子每年都會辦的“芍花節”,更能展現小懷風采。據悉,小懷村依托區位優勢,資源特色和市場需求,積極推進休閑農業、文化旅游、民俗旅游,打造鄉村旅游重點景區,引導村民依托鄉村旅游就業脫貧。有的村民就依托“花海大世界”這個村里的特色景區成立了花卉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花卉、銷售苗木,最近還成立了一家文化旅游公司。
克服重重阻礙,磚墻喜獲新顏
通過走訪,實踐隊員結合專業知識,結合小懷村的當地實際情況和特有產業、特色文化,設計了以特色植物、鄉村風景為核心的多彩的墻繪內容,做到高度貼合農民的認知特點,又結合小懷村特有的民俗風情,同時采用了生動形象的動畫墻繪方式,既貼合了時代感,又具有濃厚的藝術性,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在墻壁上圖文并茂地呈現出來。從觀察植物生長面貌到細究動物走路形態,草擬初稿,修改完善,搭起木梯,準備好畫筆……團隊一行7人分工有序,每天清晨開始,傍晚收工,克服酷暑,根據墻體的特點和主題要求,有條不紊地展開了墻繪工作。

圖為實踐隊員正在給墻繪上色。 蔣欣齊 供圖
過程中,隊員們不顧烈日當頭、蚊蟲襲擾,埋頭苦干,先做好設計稿繪制,完成墻面的清理、刷底、調色等工作,然后在墻體上用鉛筆勾勒出輪廓,再利用丙烯顏料在墻面上一筆一畫地起形、調色、上色、精修,反復打磨每一面墻繪、認真勾勒每一個細節。“這是第一次面對如此巨大的墻體,出發前選擇物資時,我反復比對材料,計算人數和用量,時刻擔心會有哪些細節沒有考慮周全。”隊長xxx用毛巾擦擦頭上的汗珠,表示。初次來到現場時,出現了墻體前就是陡峭斜坡,因而無法平直放立梯子的突發狀況,天氣與預報有出入,還陰沉沉,隨時可能下雨。“這些意外都讓我覺得任務實在艱巨,直到站在完成的墻繪前,我才敢相信,原來在團隊的配合下,在老師們的鼓勵和幫助下,我們這樣一支剛剛組建的非專業團隊,居然真的可以配合默契,順利完成任務。”

圖為實踐隊員正在繪制墻繪。 王思瓊 供圖
整個繪制過程持續了一個星期,涉及了十余面墻體,實踐隊員們充分發揮特長,團結協作,呈現了一個個生動的圖案,把土磚墻儼然變成了“文化墻”,用畫筆展現了對村落文化的理解和對其發展的美好祝愿。路過的村民們紛紛稱贊,一位上了年紀的爺爺駐足良久:“這群小孩畫得真好,有模有樣的,顯得這條路都更寬敞、更有文化底蘊了!”實踐隊員用心繪制的墻繪收獲了當地百姓的一致好評。

圖為實踐隊員正在具體勾勒人物細節。 丁佳麗 供圖
在實踐過程中,實踐隊員結合自身所學習的專業,將藝術融入鄉村生活,真正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做到“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同時將墻繪藝術融入小懷村美麗鄉村的建設中去,做到了“一墻一文化、一墻一風景”,成為助推美麗鄉村建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