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0日至2023年8月19日,成都理工大學核技術與自動化工程學院成都理工大學機器人協會“青鳥筑夢”志愿服務團隊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進行了為期10天的暑期實踐活動。該活動以客觀、科學的態度對待居民的需求和實際問題,通過多方位的努力,為促進鄉村振興做出了積極貢獻。
深入實地調研,助力科學決策
眉山市仁壽縣支行團支部聯合成都理工大學機器人協會青鳥筑夢志愿服務團隊成員前往仁壽縣藕塘鎮,對我行支持建設的鄉村振興重點項目進行現場深入調研,并向志愿服務團隊介紹講解農發行服務鄉村振興已經取得的工作成果。
通過實地走訪調研、參觀體驗高壓環境研究區、參觀橘豆和橘薯等復合種植實驗區,讓實踐隊員們清楚明白了先進農業研究技術;與此同時還向參與項目調研的大學生展示了自動高低灌溉、除菌補光系統等一系列作物培養技術,充分向同學們感受體驗到了科技助農的理念。在四川省晚熟研究院和相關研究人員交流后,同學們了解了不同種類的晚熟柑橘的生長過程以及培養晚熟柑橘的相關細節等等在與當地居民的交流中,實踐隊員們發現,自動高低灌溉系統、除菌補光系統等一系列作物培養技術在當地的應用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這些先進的農業技術不僅提高了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還降低了居民的勞動強度,并節約了水資源的利用。實踐隊員們深刻感受到了科技助農的理念,這些先進技術的應用為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改變。
這次調研為科學決策提供了有力的參考和依據。實踐隊員們通過與居民廣泛的交流,深入了解了居民的實際需求和問題,為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實地調查數據。這些調研結果能夠幫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了解居民的實際情況,使政策更貼近實際、更符合居民的實際需求。
圖為團隊成員在柑橘基地調研 觀察青鳥筑夢團隊供圖
實施藏糧于技,推進智慧農業
團隊致力于推進智慧農業,實施“藏糧于技”的科普理念。實踐隊員們引入先進的科技設備和方法,向當地的居民們介紹現代農業技術和農業設備,推廣智能化設備和信息化管理系統,旨在幫助居民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
在這次調研中,實踐隊員們向居民們介紹了現代高科技產品技術的應用,例如無人機、害蟲檢測裝置、溫濕度檢測設備、智能管理系統等等科技產品。無人機可以用于農田的巡查和植物的施肥噴藥,害蟲檢測裝置可以幫助居民及時發現并控制害蟲的侵害,溫濕度檢測設備可以幫助居民監測農作物的生長環境,智能管理系統可以幫助居民進行農田的精細管理和數據分析。這些先進設備的應用可以幫助居民更好地進行農業生產和管理。
通過推廣這些智能化設備和信息化管理系統,團隊希望幫助居民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這些先進技術的應用可以減少居民的勞動強度,節約資源,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居民們可以更加科學地進行農業生產,提高農田的利用率,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圖為團隊成員田地試用病蟲害檢測裝置 青鳥筑夢團隊供圖
組織實踐操作,激發有生力量
團隊組織進行了一系列實踐操作,激發了當地居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實踐隊員們組織了動手實踐活動,讓居民親身參與學習并應用實用的技術知識,將其融入到農業生產中,增強了他們對農業科技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團隊希望通過這種互動形式,提高居民們的積極性并促使他們成為農業科技的傳播者。通過動手實踐和參與實踐,居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體驗到農業科技的好處和重要性。同時,團隊鼓勵居民們積極分享自己的實踐經驗,與其他居民進行交流和互動,以實現知識的傳遞和共享。這樣的互動和分享可以促進居民之間的學習和進步,形成良好的農業科技傳播鏈條。
居民們通過親身的實踐和互動學習,提升了自己的農業技能和創新能力。這些培養出來的有生力量將為農村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他們有望成為居民群體中的技術領軍人才,帶領更多的居民實現基本的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
圖為團隊成員組織當地居民動手實踐 青鳥筑夢團隊供圖
播撒科學種子,點燃科技夢想
團隊開展了少兒機器人科普教育,點燃孩子們心中的科技夢想。鄉村里的孩子在教育資源上和城市有一定差距,鄉村振興和農村現代化離不開鄉村教育發展。在鄉村教育的受眾對象中,孩子是重中之重。實踐隊員們向鄉村孩子們展示機器人產品、進行機器人啟蒙教育,讓孩子們體驗最簡單的圖形化編程、基礎的幾種機械結構,以此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開啟孩子們認識和學習機器人的啟蒙之路,讓鄉村孩子們在“做中學,玩中學”的理念下健康成長。實踐隊員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在孩子們心中埋下科技的種子,并在不久的將來持續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圖為團隊成員正在進行科普講解 青鳥筑夢團隊供圖
總的來說,“科技助農,鄉村振興”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過深入實地調研、推進智慧農業、組織實踐操作和播撒科學種子等方式,團隊為鄉村振興貢獻了一份力量。他們將現代科技與農業相結合,幫助居民克服困難,促進農村的發展與進步。這種科技助農的模式為鄉村振興提供了部分有益的探索和借鑒。
圖為成都理工大學青鳥筑夢社會實踐團隊出發合照 青鳥筑夢團隊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