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耘耘”眾生與千古江山團隊的調研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團隊欲收集各方面的歷史數據,通過神經網絡、建模等形式分析預測人地關系進而還原一個真實的歷史。不同地區的小組成員正在調研家鄉的博物館及相關的歷史遺址。我作為古都邯鄲人,便于7月19日和8月3日去往邯鄲市博物館進行學習調研。邯鄲成語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深刻的歷史、哲學和道德意義,為邯鄲一大靚麗名片,更為此次調研的重點對象。邯鄲市博物館成語區共分為四個單元,分別從起源、人文景觀、典章文物、后世影響四個方面展現成語之美。
文史鉤沉 日旸東方
邯鄲成語典故指與邯鄲歷史包括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關聯而形成的成語,其來源也非常的豐富,它以趙文化為主體,上至春秋、下至明清,衍延個代!蹲髠鳌贰稇饑摺贰妒酚洝贰稘h書》《三國志》等史籍為其主要來源。從此單元中,我了解了成語典故的起源及其形式美、內容美、音韻美的特點。
探古尋幽 物竟風華
橫有趙括長平之戰的失利讓后人明白了“紙上談兵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v有藺相如的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及廉頗的負荊請罪成就二人的刎頸之交、留下“將相和”的千古美談。“按兵不動”“邯鄲斑鳩”“奉公守法”“曠日持久”,無數成語在這春秋戰國時期出現,彰顯眾多卓越的思想家、軍事家的智慧理念以及空谷凜然的君臣之交。
典章文物 語盡其妙
成語不僅承載著一個地區的文化,更可以挖掘其中的時代產物實現由字到物的轉變,進而拼湊出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圖景,還原一個更加真實的歷史,這也正是我們此次社會實踐的一個初衷。成語“南轅北轍”出自《戰國策》,原為“北轅適楚”,后演變為“南轅北轍”。車在夏代便已出現,黃粱夢薛莊遺址更是發現了先商時期的車轍。在戰亂頻發的春秋戰國時期,車自然主要用于戰場。而在胡服騎射改革后,步兵騎兵盛行,車便逐漸以運輸錙為主。“武安瓦震”則是反映出了當時鐵器為主,磚瓦出現,形成“高臺榭、美宮室”的建筑特點。
一個成語,可供學習的不只有它的字面意思,更有所映射的文物器具、歷史背景、一個時代的文化底蘊。
以典啟智 以文化人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成語也應當與時俱進。館內為我們展示了很多“成語新說”,不言而喻,這些新說自然是為了服務當代社會。最出名的“胡服騎射”已成為了改革開放的代名詞,也是開放精神的體現。“奉公守法”、“難至節見”則分別為黨員的行為準則及忠于國家、效力人民的忠貞。
數字AI 煥發活力
此次參觀,令我感到驚喜的不僅有館內精美的陳設及文創,還有多維的立體投影及成語AI體驗。藏于館柱中的一頁頁木制書簽更激發了無數游客的閱讀興趣。成語AI使游客可以在春秋戰國時期的邯鄲中游覽、與名人對話,還可以通過肢體語言演繹“邯鄲學步”等成語制作生成自己的漫畫,可謂是視覺盛宴!
兩次參觀成語展區,我受益匪淺,不僅重溫了許多成語典故、也了解了典故背后的歷史。邯鄲成語留存至今更足以說明其對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及其所蘊含的時代意義。邯鄲成語無疑為邯鄲這座歷史文化古城增添了無窮魅力。接下來,團隊將繼續整理邯鄲成語的相關數據,并于后期分析邯鄲人地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