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2023年7月26日,長安大學“黃河科考,強國有我”暑期社會實踐隊跟隨黃河科考隊赴河南新鄉市進行科考調研工作。
科考隊員與人民勝利渠題字合影
科考隊員先后參觀了毛澤東主席視察人民勝利渠紀念館、人民勝利渠展覽館,深入了解了人民勝利渠的建設歷程和黃河治理情況,重溫了黨領導人民克難攻堅、引黃治黃的奮斗歷程。在毛主席視察人民勝利渠紀念館兩側,“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這兩句話十分醒目,這也成為了水利和治黃工作者的座右銘。
人民勝利渠
人民勝利渠是新中國成立后,在黃河下游興建的第一個大型引黃工程,1951年3月開工建設,1952年 4月10日開灌,結束了“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歷史,拉開了大規模開發利用黃河中下游水沙資源的序幕,開辟了新中國引黃興利的先河。人民勝利渠灌區位于黃河北岸的豫北平原,設計灌溉面積184.84萬畝,現已發展成兼具農業灌溉、城市生活、工業生產、生態改善、引黃補源的多功能灌區,受益地區包括新鄉、焦作、安陽三市的11個縣(市、區)的57個鄉(鎮)。開灌后,人民勝利渠在井渠結合、鹽堿治理、淤灌稻改、渾水灌溉、水沙并用反計劃用水等諸多方面不斷探索,積累了寶貴經驗,取得了豐碩成果,成為新中國引1黃灌溉的旗幟和典范,被譽為 “新中國引黃第一渠”。
如今,人民勝利渠現已成為灌溉、改土、補源、向城市供水的綜合水利工程,發揮了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它不僅為黃河中下游地區開發利用黃河水沙資源樹立了典范,而且在國內外頗具影響。
科考隊員參觀人民勝利渠展覽館
科考隊員同河南省人民勝利渠保障中心舉行座談會
“黃河科考,強國有我”,通過實地走訪調研,實踐隊員深刻體會了人民勝利渠的偉大成就和我國在黃河治理中的智慧,也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了“為人民服務”的深刻內涵。
供圖供稿:胡曉寧、拓亮宇
審核:楊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