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2023年7月26日,長安大學“黃河科考,強國有我”暑期社會實踐隊跟隨黃河科考隊赴寧夏銀川市進行科考調研工作。
在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李永軍教授,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金釗研究員的帶領下,科考隊成員來到寧夏水與環境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進行考察。在寧夏地質局局長余秋生的主持下,科考隊與寧夏水與環境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總工程師于艷青等人一起舉行座談。
寧夏水與環境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金釗研究員首先介紹了科考隊本站來到寧夏的主要任務,即是為了考察黃河流域水資源利用情況。長安大學地質工程與測繪學院黨委書記戴宏闡述了發起本次科考活動的基本背景,不同于以往的專題科考工作,本次科考是一次黃河流域全流域、全學科、綜合考察的科考活動,應盡可能多地了解黃河流域的綜合情況,深入解決問題。
隨后,由余秋生局長向科考隊介紹了研究站建站基本情況,以及研究站在寧夏地區的水資源利用以及礦產資源開采等情況。
研究站成員與科考隊積極討論
離開研究站后,科考隊先后參觀了寧夏西大灘鹽堿地改良的兩處典型試驗田。這兩處試驗田分別從土壤材料改良與引進“吃鹽植物”兩個方面對西大灘鹽堿地進行改良,都有顯著成效。
科考隊參觀鹽堿地改良成果
“黃河科考,強國有我”,通過走訪調研,實踐隊員充分認識到了水資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更看到了寧夏地區鹽堿地眾多,糧食作物難以生長的困難局面。如何合理利用水資源以及對鹽堿地如何改良等問題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尤為重要。
供圖/供稿:張雪松 宋天生
審核:楊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