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茶園飄香遠,春光經濟拂面來
——南財“訪聚特色產業,擎畫振興藍圖”團隊探訪上饒白眉茶谷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發展鄉村產業,強調“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要“做好‘土特產’文章”“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產業”“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實現產業興旺”。這為脫貧地區特色產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南京財經大學“訪聚特色產業,擎畫振興藍圖”小隊成員為了深入了解特色產業的發展情況與現狀,實地探查來到了上饒市廣信區的白眉茶谷建設基地。
15日上午,小隊一行人前往上饒市廣信區尊橋鄉周塢村以北的白眉茶谷。在茶谷建設基地俯瞰千畝茶園,成員們都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一路上,經茶谷負責人介紹得知,廣信區產茶歷史悠久,茶圣陸羽曾在此隱居種植茶樹。1983年,相關科研人員在原有茶樹良種的基礎上,在廣信區尊橋鄉茶場創制成功——上饒白眉茶。
圖為上饒白眉茶谷茶園 陳奕霏攝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廣信區以市場為導向,依托旅游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新興農業,重點培育了“一村一品”新興農業示范點40個。新興農業的蓬勃發展,為全區經濟社會尤其是脫貧攻堅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廣信區大力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形成了一批以遠泉實業、恩泉油脂等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為代表的農業企業“旗艦”。目前全區擁有農業企業585家,其中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省級龍頭企業21家。2019年全區農業總產值達33億元,帶動2.5萬戶貧困戶戶均增收1500元以上。小隊成員們一路上路過了很多村民自建房,從環境等等這些可以看出,特色產業給當地的村民們帶來了工作和收入的改善,村民的生活有了極大的提高,基礎設施也更加完備,同時吸引了一批批年輕人回鄉創業,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圖為上饒白眉茶谷建設基地內部展示的部分成就 陳奕霏攝
從茶園出來,小隊成員們來到了廣信區白眉茶谷旅游建設項目指揮部,小隊一行人見到了茶葉的生產車間,了解到了白眉茶的制作過程。白眉茶采摘有著嚴格的標準,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一芽一葉開展,一芽二葉初展。為保持鮮葉均勻一致,工人們躬身穿梭在茶林之間,用單手提采法采摘,將最嫩的茶尖采下及時放入小竹篾里。將剛采摘下來的白眉茶葉先放置室內通風5~8小時,鮮葉經過適當攤放,有利于提高“白眉”的品質。上饒白眉的加工工藝分為殺青、揉捻、理條、烘干四道工序。生產車間的設備之精細,生產茶葉的工序之精巧讓隊員們深刻領會到了鄉村純手工農業的美妙之處。
上饒白眉茶外觀雪白,外形恰如老壽星的眉毛,故而得此美名。由于鮮葉嫩度不同,白眉茶分為銀毫,毛尖和翠峰三個花色。各具風格,品質皆優,總稱上饒白眉。
圖為上饒白眉茶谷其中一間生產車間 陳奕霏攝
走過生產車間還可以看見一間仿古學堂,經負責人介紹,此學堂對外開放,定期會有講師在此講授茶葉知識,這樣的新穎舉措可以讓游客們可以在寓教于樂中領悟到茶葉文化的魅力。
白眉茶谷,如今已經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打卡游玩。白眉茶谷旅游建設項目集宋代雅文化、俗文化、稻文化、茶文化為一體,采用步進式情景演繹、沉浸式觀景體驗、高科技互動體驗打造的中國首個宋茶稻文化休閑度假博覽目的地。這里既有千畝稻田、茶山大地場景,亦有宋雅士文化、宋民俗風情等多場景體驗,亦是親子游樂、親子見學、親子自然教育的主題樂園,充分展現了在當地特色產業對脫貧攻堅、經濟生態共同發展的造血功能。
圖為小隊成員參觀茶谷博物館 陳奕霏攝
正所謂“鄉村興則國家興,鄉村衰則國家衰”,在當前一些鄉村發展的停滯區,應該學習像白眉茶谷這樣的地方特色產業,根據各地的氣候經濟等其他條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發展適合當地的特色產業,從而實現脫貧攻堅,實現經濟發展。
(通訊員 黃佳琳 陳奕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