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是我國“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到的一項重大國家戰略,目的是為了提高糧食產能,確保我國糧食安全,而解決糧食生產問題的根本在于耕地,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已然成為了各地落實“兩藏”戰略目標的重要抓手。因此為探析各地高標準農田建設特色實踐路徑,書寫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成果,蘇州大學“兩藏”無處不在實踐團于2022年8月8日在河南省許昌市進行了深入的走訪調研。
8日上午,實踐團成員先是來到了許昌市農業農村局,對相關科室的負責人進行了訪談。提及許昌市高標準農田建設情況時,許昌市農業農村局牛主任談到,許昌市現有高標準農田361萬畝,各縣區高標準農田項目仍在持續推進中,最終預計建成370萬畝的高標準農田。同時,牛主任還根據實踐團成員的提問,從田、土、水、路、林、電、技、管八個方面向實踐團成員分享了許昌市在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的相關舉措,幫助實踐團成員對許昌市農業發展情況有了較為充分的了解。在對許昌市農業農村局的訪談結束后,牛主任向實踐團推薦了許昌市建安區陳曹鄉作為下一站的調研地點。
9日上午,在提前聯系好相關科室負責人后,實踐團成員來到建安區農業農村局,采訪到了負責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張彥民主任。實踐團成員了解到陳曹鄉的高標準農田項目是許昌市高效節水灌溉示范核心區,也是建安區的55萬畝高標準糧田核心區,受到了許昌市委、建安區委的高度重視以及大力支持,未來仍將逐步推進項目建設,不斷提升糧食產能。張主任在介紹陳曹鄉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成果時強調:陳曹鄉堅持整合資源,科學規劃建設,持續建設高標準糧田,極大改善了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網,溝相通、路相連,旱能澆、澇能排、農機化、科技優的現代農業格局,廣大農民群眾也得到了切實的利益。
張主任還向實踐團成員分享了陳曹鄉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的有益經驗:在市委、區委領導下,陳曹鄉積極探索了“六個統一”,也就是統一選用良種、統一整地播種、統一配方施肥、統一病蟲防治、統一技術培訓、統一機械收獲的精細化生產模式。在該模式的推動下陳曹鄉的耕地質量獲得了明顯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農村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強,預計今年糧食總產還將再創新高。
9日下午,實踐團成員來到陳曹鄉高標準農田項目開展田野調查。時值盛夏,艷陽高照,延田間道路行走,道路兩側皆是集中連片的良田,統一栽種的玉米長勢喜人、橫豎成行,不同地塊上標明了試驗中的高產品種;為緩解土地旱情,田野間每隔一定距離便會出現的智能灌溉控制機井房正在默默發揮作用,可智能調節覆蓋范圍的噴灌機也在工作著。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以來,受到了廣大農民群眾的大力支持,農田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機械化水平明顯提高、糧食產量逐年攀升,農民在減輕勞作強度的同時耕作收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一張秀美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圖為陳曹鄉高標準農田項目玉米長勢。 馬涵宇供圖
圖為為緩解農田旱情噴灌機在工作。 馬涵宇供圖
“倉廩實,天下安。”通過對許昌市建安區陳曹鄉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調研,實踐團成員看到了農業的發展,鄉村的振興,“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成果正具象化地呈現在我們眼前,高標準農田政策也正在讓農民們獲得實實在在的幸福感。作為新時代青年,實踐團成員也將用自身實踐講好中國故事,用行動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