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地產地銷”模式,助力鄉村振興事業發展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一直是近年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熱點話題。傳統農產品銷售模式下,普遍存在農產品銷售難、產銷不匹配、農民增產不增收的等問題,為應對這一困境,時代楷模趙亞夫適時提出農產品“地產地銷,產地直銷”策略,為解決長期以來農產品銷售難題提供了應對之道。
為了更加深入了解社會群體對于有機農產品的認可度與消費偏好,鎮江市戴莊經驗助力鄉村振興實踐調研團面向各年齡階段的人群發放線上調查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255份,實踐團成員共同對問卷結果進行深入總結分析。
問卷結果顯示,廣大群眾對于有機農產品的消費偏好集中于在響應政府號召的前提下,在具有高信任度的銷售場所進行消費交易,同時也對“地產地銷”的銷售模式持有極高的認同度,因此,想要從根本上解決有機農產品滯銷的社會性問題,應從政府宏觀調控層面著手,鼓勵“地產地銷,產地直銷”的有機農產品銷售模式推廣。
實踐團成員在研讀調查問卷結果和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合作分工撰寫了《基于地產地銷理念的有機農產品銷售策略調研——以鎮江市戴莊村為例》為題的實踐報告,嘗試在論證“地產地銷”模式可行性的基礎上,總結解決農產品銷售難的有效途徑,致力于農產品滯銷問題的有效解決。本團隊將持續致力戴莊模式和戴莊經驗的宣傳推廣,助力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促進農村農民共同富裕。
作者:鎮江市戴莊經驗助力鄉村振興實踐調研團 來源:原創
- 學思踐悟,以明前路
- 黨的二十大進一步指明了黨和國家事業的前進方向,吹響了奮進新征程的時代號角。大連理工大學“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實踐團隊,賡續紅色
- 02-12 關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