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為響應二十大號召,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丹青曲韻賡文脈,循聲覓俗續燈火”社會實踐隊圍繞山東省十六市展開民俗文化探究,發掘地區民俗文化,傳承現代價值。
金色海岸,東方仙都
古今交融,勾勒氣度風骨;神奇緯度,孕育鮮美多姿;創新進取,彰顯先鋒品格;山情海韻,涵養祥和浪漫。煙臺以其特殊緯度,優美環境,悠久歷史聞名,一城山海文化,千年詩畫煙臺,坐落北緯37度這一神奇緯度,黃金海岸線將山海相連,物華天寶,人文薈萃,成就了中心城區“三島一灣一山一古城”的山海畫廊,成就了世界第七大葡萄酒海岸的東方畫卷。理想中芳草鮮美的世外桃源,正在仙境煙臺成為現實。仙境緣成,鮮美生活,在天地之美、生息萬物的煙臺,民俗文化也是其中特色,濃厚的文化氛圍,淳樸的民風民俗使膠東花餑餑格外出名。
非遺技藝,傳承古今
作為煙臺非遺名片中的一張顯著名片,膠東花餑餑以其悠久的歷史,精美的技藝,以及豐富的寓意成為煙臺文化符號,鮮活生動呈現煙臺優勢文化資源;G餑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如今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膠東花餑餑是膠東婦女根據生活習俗、節日、地域特色,以面粉為主要原料創造的一種特色面食,廣泛運用于新年、婚嫁、祝壽、百歲、祭海等膠東習俗中,在民俗活動中具有特殊地位,寓意吉祥,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和生活情趣,承載著平安健康、吉祥如意、富貴長壽、五谷豐登、幸福美滿等美好祝福和心愿。實踐隊聯系到煙臺籍貫的同學進行采訪,在對煙臺地區的同學采訪中,同學提到:“在重大節日例如新年或紀念日,結婚出生等等重要時刻,家里長輩就會制作花餑餑,不同形狀寓意不同。”例如在即將到來的新年中,家里就會準備花餑慶祝。作為一項非遺技藝,膠東花餑餑在樸素人民手中揉搓的面團里代代相傳。
祈安之意,蒸蒸日上
在對煙臺當地人訪問中,實踐隊員了解到膠東花餑餑是當地每家每戶各種節日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中春節蒸餑餑是傳統年俗之一,家家戶戶都會蒸制供正月食用的餑餑,同時還會蒸上10個棗餑餑、大小兩對圣蟲、葫蘆、元寶等樣式的花餑餑。寓意來年日子甜甜蜜蜜,生活富足平安無事,招財進寶。除此之外,膠東花餑餑在祭海、漁燈節等民俗活動中表達人們祈盼出海平安,風調雨順;G餑外型整潔,內涵豐富,或喜慶豐收,祈福長壽,寓意來年的日子“蒸蒸日上”紅紅火火;或托物寄情,表達哀思和紀念,蘊含求吉納福的愿望。隨著社會發展,煙臺的膠東花餑餑也與時俱進,人們在技藝和外觀上進行改進,使其更符合現代人們的需求。
煙臺膠東花餑餑習俗既保留了傳統的文化屬性,同時還被賦予了時代新的寓意,逐步發展成為飲食文化藝術產業,深度挖掘“花餑餑”飲食文化傳統,地區將打造“花餑餑”區域品牌作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著力打造“花餑餑”區域品牌。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良好機遇,舊俗新用,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民俗文化的發展和變遷,是其自身發展的需求,也是當代社會發展的需要,進一步有效適應時代發展趨勢,使傳統民俗文化能夠在當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建設中得到更有效的融入,從而滿足當代社會的精神和文化發展需求,使民俗文化能夠創新發展,進而呈現更顯著的現代價值,從而彰顯文化自信。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丹青曲韻賡文脈,循聲覓俗續燈火”社會實踐隊深度挖掘區域文化民俗,并結合時代發展趨勢,探究民俗在現代生活的發展,傳承優秀民俗文化,結合現代發展趨勢,使民俗文化與人們發展需求相結合。同時保護和賡續膠東花餑餑這一特色民俗,更好踐行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