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計”益長護實踐隊圍繞“長期護理保險政策與護理服務機構供給:基于中介效應與給付模式異質性的分析”主題,深入湖北省黃岡市文康養老院、曜陽養老院等多家養老機構以及建新社區等老年養護社區開展實地調研活動,旨在深入了解當地護理服務機構供給的具體情況,為項目研究提供有力支撐。
文康養老院:敬老愛老,溫馨相伴
實踐隊員們首站探訪的是黃岡市黃州區文康養老院。隨著深入探訪,隊員們發現養老院內設施基本滿足老年人生理、生活需求,養老院按照老人需求配備護理員,確保了部分失能老人們的日常起居。在軟件配置上,據文康養老院負責人介紹,目前共有26位專業而富有經驗的服務人員和管理人員,其中一位已經獲得了專業的養老機構服務資格認證,并有15人在養老行業積累了十年以上的實戰經驗。值得一提的是,文康養老院積極與黃州區赤壁街道醫療機構以及周邊多家醫院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每個月都會有醫療團隊前來為住養的老人進行身體檢查,確保他們的身體健康得到及時有效的保障。
“我們專為那些日常生活難以自理的老者及殘障人士,精心打造一個集衣食住行、醫療保健于一體的綜合性頤養之地。”陳院長負責的介紹到文康養老院的宗旨,“在這里,每一位入住的長輩都能盡情享受他們的金色歲月,我們的目標是讓每一位長者健康長壽,幸福滿溢。”
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這些生活在文康養老院里的長輩們展現出熱情洋溢的精神風貌。盡管他們已屆耄耋之年,但言談舉止間卻充滿了熱情與活力。即便是八九十歲的高齡老人,依然聲音洪亮、思維敏捷;而當得知有年輕一代前來探望時,一位百歲老人更是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并用那略帶顫抖的聲音向隊員們送上最誠摯的祝愿:“愿你們學業進步,前程似錦。”這溫馨的一幕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所有人。
曜陽養老院:匯聚公益之力,共筑養老服務
曜陽養老院是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事業發展中心慷慨援建的一家綜合型養老機構。
該養老院采用公建民營模式運營,致力于為長者們提供全面的生活照護、心靈撫慰、文化娛樂等服務。尤為重視的是,它將醫療與養護緊密結合,并飽含人文關懷。此外,還配備了專業的護理團隊常駐照顧,以及中西醫結合的醫療區域,確保了長者的健康需求得到滿足。
在此次實踐中,實踐隊深入探訪了曜陽養老院,墻上“一切為了老人”的標語映入眼簾,隊員們不僅目睹了其以“曜陽黨建”、“先進表揚”等為主題的豐富文化墻,還參與到了豐富多彩的院內文藝活動中。這些活動營造出一種獨特而溫馨的文化氛圍,讓每一位入住的老人都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隊員們的到來給老人們帶來了無盡的歡樂和活力。他們在活動中積極融入到老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陪伴他們聊天、散步;協助工作人員為老人們整理房間、打掃庭院;甚至參與到他們的康復訓練中去。
臨別之際,養老院負責人與隊員們合影留念,記錄下這段珍貴的記憶。她感慨道:“年輕人的到來不僅僅增添了這里的生機與活力,更為我們養老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思想與動力。”同時他也表達了對未來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入養老服務行業的期望。
結語:以青春之名,托起最美夕陽紅
接著,實踐隊又前往了文康養老院的另一所分院以及建新社區的老年養護中心等地,為那里的長者們帶去了一份來自青年人的溫暖與關懷。
在此次社會調研中,我們的實踐團隊獲得了豐富的經驗,并對養老服務進行了深入思考。基于此,我們提出以下建議:首先,醫療機構應加強與黃岡地區養老機構的合作,建立長期服務機制;其次,養老機構應運用大數據技術優化資源配置;全社會共同努力,確保老年人享有高質量的生活照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計”益長護實踐隊用一周的堅守,書寫了跨越代際的溫暖篇章。隊員們深刻體會到,養老不僅是家庭責任,更是全社會需要共同參與的課題。
正如養老院墻上的標語——“一切為了老人”,這場實踐不僅是一次愛心的傳遞,更是一堂生動的生命教育課。在這里,青春與暮年相遇,碰撞出溫暖的火花;奉獻與感恩交織,譜寫出新時代的敬老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