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域養老方式及醫養結合現狀的調研——以江蘇、山東、福建、廣西的部分市區、城鎮、鄉村為例
【摘要】本團隊此次社會實踐主要通過實地調研訪問、發放調查問卷等方法開展。結合我國東西部與城鄉間經濟發展等方面差距以及目前人口老齡化的基本國情,我們選擇以“養老問題及醫養結合現狀”為題開展此次調研,以增強當代大學生對不同地域、不同經濟發展程度下養老情況的了解。本次調研我們聚焦市區、城鎮、鄉村這有著較大經濟發展差距及人均收入差距的三類地方,調查研究不同發展狀態下的片區采取的不同養老方式、不同醫養結合程度以及不同的政府政策。根據調研結果顯示,在上述不同片區下,無論是養老方式、醫養結合現狀,還是養老觀念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異。我們整理了相關調研數據,結合數據整理比較了三個片區下養老方式、醫養結合現狀以及政府政策等方面的異同點。從結果比較整理,實地調研的感悟等方面了解老人需求,切實地提出了我們的建議,旨在幫助老年人群更好養老,讓老人能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同時,我們也在此次調研中增強了自身對養老方面的了解,在調研、陪伴、幫助老人的過程中,獲得了愛與滿足。
【正文】
調研背景:
人口狀況是一個國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國情。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發現:從年齡構成上看,少兒人口數量增加的同時,老年人口的比重也在上升。這既反映了調整生育政策的積極成效,又凸顯了“一老一小”問題的重要性。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較快,老齡化已成為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而這次結果也引發了全民對于老年人這個逐漸龐大的群體帶來的相關社會問題的高度關注。
如果說正確的信仰是一個國家建設的根基,那幸福感就是一個國家長遠發展的源動力。如何讓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得到改善和提高;如何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成為了我國向前發展所必須要面對和回答的問題。
同時,東西部發展模式存在較大不同。西部地區主要依賴于投資、旅游業、農業相關產業的發展,而東部地區“投資、消費、出口”的“三駕馬車”的發展模式相對均衡,模式的穩定性也更高。東西部的發展本就存在較大差異,而當下受疫情等因素的影響,東部地區的對外出口仍是經濟增長的重要一環。疫情之下,國外需求反而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東部地區出口增長。而西部地區卻不盡然。所以,東部地區的發展環境仍更優于西部的發展環境,東西部仍存在較大發展差距。
經濟及各方面的發展差距影響著東西部的醫療體制發展差距,養老模式差距,養老現狀的不一致性。
同樣,除了東西部發展程度不一問題,同一片區的發展程度也不盡相同,比如城鄉發展的不一性。城鄉由于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城鄉間工農業的發展速度不一,城鄉居民的收入也有較大差距。這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城鄉醫療設施完善性差距、養老“底錢”差距、養老模式差距。
一、調研目的
因此,我們團隊受此啟發,為增強當代大學生對不同地域、不同經濟發展程度下養老情況的了解,我們以“養老問題及醫養結合現狀”為題,開展此次社會實踐調研,以了解不同經濟、社會條件下養老方式,致力于從實際入手,想為更好的養老提出我們切實的建議。
二、調研對象及調研方式
我們此次調研主要分布在江蘇、山東、福建、廣西的部分市區、城鎮以及鄉村。其中主要調研地點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市新桂村、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市福山村、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防城區、福建省泉州市山都村、山東省臨沂市縣城、江蘇省連云港市市區多地。聚焦于農村、城鎮和市區老年人群,通過實地調研采訪老人及老人子女,或遠程聯系對話老人子女,了解老人相關情況。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購買情況,子女外出務工與否、老人獨居與否、幫忙撫養兒孫與否等基本情況,通過對老人對生活狀況、醫養結合狀況了解其基本養老現狀,并結合對農村書記、社區物業、敬老院及養老院相關工作人員和老人子女等進行相關咨詢,更好地了解老人養老需求。同時,在調研過程中,充分照顧老人情緒,陪同老人聊天,一起學習使用手機必要軟件等等給部分老人孤獨的內心予以小小的慰藉。
針對不同人群做不同層面的問題導向型調研,具體調研方式以實地調研咨詢為主,輔以調查問卷等形式共同開展此次調研。
三、調研整理總結
實地調研
1.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市新桂村
新桂村人口共計2875人次,其中60~80歲約為588人次,80歲以上老人約91人。25歲以上勞動力約1242人,其中外出務工者占比高達90%左右。十五歲以下兒童約為1371人次。當地老人子女基本外出務工,留下兒童交由老人照顧,少部分家庭只有壯年勞動力外出,留下妻子幫忙一起照顧老人孩子。老人幾乎都是采取居家養老的養老方式。一般老年人每年醫療保險需繳納230元費用,其余無保險。如遇特殊情況,報銷醫藥費與否視具體情況而定。另外,地方政府根據國家規定標準對不同年齡段的老年人,每月按標準發放不同金額高齡老人生活津貼,以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同時,廣西壯族自治區還開發了一系列相關app,如慧康養等,以便利老年人的生活。
2.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市福山村
福山村村里老人基本屬于五六十以上人群,少部分老人會幫子女帶孩子。約有大概95%的老人子女都外出到廣東省務工,空巢老人的情況比較普遍。村里老人的生活起居主要是圍繞農耕展開,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社交范圍主要在村落鄰里,平時的經濟來源有三方面:子女的贍養費、自己耕作售賣農產品的收入、國家提供的養老保險。同時,村干部還招募志愿者幫助老年人更好的融入社會。如近年來,老人養老的存款被騙取事件層出不窮,為提高老年人防詐騙意識,村干部招募志愿者幫助老人實現落戶安裝國家反詐APP,保證老年人獨居生活的錢財安全。
3.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防城區
防城港市防城區常住人口為390961人,年齡結構中15歲以下的青少兒占比約為26%,15-59歲占比約為58%,60歲以上占比約為16%,人口老齡化程度相對比較低。大部分為居家養老,子女會陪伴在老人身邊照顧老人;少部分選擇進入敬老院,其親屬偶爾回來照看老人。調查的老年人大部分已經購買養老保險,主要為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防城港市推出新政擴大高齡老人生活補貼發放范圍,惠及防城港市80周歲以上的老年群體。此次擴大范圍后,凡是滿足持有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戶籍,且年齡在80周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們,都能享受高齡老人生活補貼,這意味著今后全市80周歲以上老人高齡補貼實現全覆蓋。
4.福建省泉州市山都村
山都村村里總人口為3460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約為400人次,占比約11%,。人口老齡化較輕,家中子女基本都外出務工或讀書空巢老人現象普遍。基本都是老人獨自在家自給自足,自己照料自己,特殊情況時子女才會返回家中。
5.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城
沂水縣人口共計約為119.67萬人次。其中常居縣城者約占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約占沂水縣城人口19.63%,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沂水縣城人口14.12%左右。在眾多養老方式的選擇之下,囿于傳統觀念的影響,絕大多數的老人更傾向于居家養老,如獨居或與配偶一起獨居,鄰里相互照料等等。目前,為更好的促進老年人養老,當地政府正在通過各種途徑收集65歲以上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條件與養老相關信息,同時收集老年人的醫療健康情況,以進一步完善健康檔案,更智能化監管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與養老狀況,致力于實現更智能的醫養結合與更溫馨的社區服務一體化進程,這大大提高了社區機構與醫療機構的健康管理與服務對接效率。
6.江蘇省連云港市連云區
連云區常住人口約為16.14萬人,60歲以上人數約占總人數的23.96%。在這里,老年人口養老主要分為兒女同住式居家養老、老人與伴侶市區獨居式居家養老、回鄉養老、旅居式養老、養老院養老等等方式。在調查人群中,超半數老人有退休后的職工基本保險,或是自己購買基本社會保險和重大疾病險,少數老人由于自身想法不愿購買保險。全區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嚴重,由此帶來老年人群的健康問題也越來越突出,也是社區優先需要干預的人群,當前區政府將加強老年人健康管理列為重點項目。每年對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免費健康體檢,結合問診和老年人健康狀況自評情況,對其進行健康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結合體格檢查進行分類處理,對已確診的原發性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納入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對體檢中發現有異常的老年人建議定期復查并進行健康指導。同時,注重老年人群體心理健康,開展老年人社區服務,增加來自于社區的社會支持。在關注老年人自身養老同時,我區加快推進醫養聯合體建設。深化醫養結合簽約服務,推進醫療養老共建體建設,為機構內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開通服務熱線、定期巡診等服務,提供體檢、診療、轉診、康復、營養保健等醫療救治綠色通道;區福利中心和康爾家護理院分別與市東方醫院簽訂醫聯體協議,享受市東方醫院綠色雙向轉診,方便老人得到最快最準確的治療。
調查問卷
調查問卷統計結果:
本次我們的調查問卷主要面向江蘇省、福建省、山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在校大學生們,我們主要圍繞當下普通家庭的養老現狀,以及對未來養老發展的期望進行此次問卷形式的調查。此次我們收集到的問卷總數共計360份。根據問卷結果數據顯示,城市和農村的分布人群各占一半,家中需要贍養的老人大多為1-2位,有80%的老人目前都是居家養老的情況,而聘請家政、去養老院養老、醫養結合等較為有經濟需求的養老方式只占據少數,少部分家庭選擇這樣的方式,也間接地表明了在受眾調查區域的養老基筑還有待完善。同樣經過深入了解,此種選擇的家庭大多集中在東南部沿海地區的市區。同時結果顯示,92%的老人均已購買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或者商業保險,但仍有8.23%的老人未購買任何保險。有31%的人認為贍養老人的主要壓力在于自身的經濟收入,其次是對自己工作生活的影響。但都存在一個共識,即作為老年人的子女,我們應該給老年人提供相對穩定的衣、食、住、行,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60%的大學生認為“延遲退休年齡”應該考慮不同行業、不同工種的具體條件。不同情況,不同分析,不同對待,不應一概而論。
而對于未來養老模式的選擇,居家養老、田園養老、抱團養老是我們調查數據顯示最多的三項方式。不僅僅是在養老方式上,未來我們對于養老質量上也展示了我們更全面的期待,從基本的生活日常到醫療護理,從心理上的陪伴到精神上的豐富,都成為了我們所看重的要素。
關于醫養結合的養老概念,73%的大學生都有聽說過甚至更深的了解,從數據顯示,近80%的人群都選擇了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作為晚年生活不便的老人的養老選擇。其中,養老機構的陪護人員的專業素養、服務態度、費用是我們主要考慮的條件。通過這個問卷調研,我們團隊得以了解大學生關于養老現狀及醫養結合的相關情況及程度,同時也引發了在校大學生們的相關了解與思考。
四、調研發現總結
1.無論是東部還是西部,無論是市區還是城鎮亦或是鄉村,絕大多數的老年人群選擇的養老方式主要為居家養老。
2.在志愿幫扶上,西部鄉村更有計劃性組織組織大學生志愿者進行相關利老慧老的志愿活動。而本次調研的東部片區相對而言則不夠計劃性組織,有需求情況下主要是子女兒孫輩親屬或鄰里幫助居多,這也歸結于不同的養老狀況和交通便利性等。
3.在醫養類保險購買方面,經濟欠發達的農村地區主要是外出的子女購買好的農村醫療保險。而在東部地區,有很大一部分老人們有退休后的職工基本保險,或是自己購買基本社會保險和重大疾病險。基本醫養結合條件要比西部地區好。
4.本次調研的東部片區老人們同時還側重一些重大疾病與慢性病的防治,購買相關保險,政府也積極組織相關身體檢查。而本次調研的西部地區對這方面則無過多需求,患慢性病情況也好于東部。
5西部地區空巢老人占比高于東部地區,原因是為西部地區經濟較為不發達,許多老人子女選擇外出務工。東部經濟發展較好,子女在本市就有很好的就業條件。
6.西部地區尤為較為注重智慧養老方面的建設,開發了多款app,幫助老人足不出戶享受服務。東部地區比較注重實體醫療機制的優化,實現老人就醫的便利。各地政府都因地制宜制定相關政策,完善老人們的養老。
7.東西部不同地區可以相互借鑒,東部地區可以更好的加強對老人的志愿服務照料,增大對老人的關愛,更顯人文關懷的溫馨。西部地區應該更好的加強基礎醫療設施建設,從更實處便利老人的養老。
[調研總結]
“我們終將老去”,這也是我們此次選擇養老方面相關問題開展調研的一個重要原因。關注了解今天老人的需求,就是幫助以后我們的老年生活。此次社會調研,我們著重關注東西部、城鄉養老方面的現狀對比,聚焦市區、城鎮、鄉村這有著較大經濟發展差距及人均收入差距的三類地方,調查研究不同發展狀態下的片區采取的不同養老方式、不同醫養結合程度以及不同的政府政策。
在調研過程中,我們也收獲了很多。比如如何與老人開始交談,擺脫自己的社交恐懼;如何咨詢老人相關問題了解相關情況的同時,避免老人想到子女外出產生的無盡思念與空巢的難過;如何讓老人敞開心扉的接受我們的幫助;如何與村支部書記對話;如何更全面的調研了解好相關情況等等。我們一步步邁開腳,困難也一步步隨之克服。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獲得了屬于自己的小小滿足。比如,近年來,關于老人養老資金被騙取案件層出不窮,不擇手段的各方面養老詐騙也引發了各地政府的重視。我們開展此次調研活動的過程中,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市福山村等地,聯合地方政府,系統地為當地老年人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并進行相關使用介紹與幫扶,同時適當普法增強老人們的防詐騙意識。在這一過程中,老人感受到了愛與溫馨,我們也收獲了愛與滿足。
老年人這一群體是需要我們投以更多關心與慰藉的群體。調研后,我們不僅了解了不同發展狀態下的片區采取的不同養老方式、不同醫養結合程度。深入了解老年人生活及調研的同時,我們也了解到了因地制宜的不同政府策略,看到了國家對老年人群的重視,看到了我們當代大學生對老年人群的愛護。在這里我們也呼吁國家更好的制定相關政策,子女經常回去看看獨居的老人,大學生更多的投身志愿活動溫暖老年人群。同時,老年人口的增加也會帶來智慧傳承發揮和需求拓展擴大,企業也可以順發展之變,老人之需開展相應的企業項目,更好的便利老人。讓我們一起努力,為更好的養老、為了人類的愛與關懷做出我們的小小貢獻。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網
《國務院新聞辦就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舉行發布會》
2.國家統計局官網
《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
3.江蘇省連云區人民政府—連云區衛生健康委員
《連云區2021年慢性病及社會影響因素狀況報告》
4.桂平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http://www.guiping.gov.cn/xxgk/zfwj/zfbwj/t11797457.shtml
- 郭曉明老師采訪
- 傳統劇目也是有的,但是童話劇以及現在編的劇目當中皮影人物的形象可以完全不用這個傳統,在原來的基礎上也是需要創新的。
- 08-27 關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