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一條母親河——黃河,然而這條哺育了13億中國人“天上之水”卻受到了嚴重的環境破壞,使這條養育我們上千年的河水斷流、沙化、污染,使之成為了人民的災難!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調研這破壞我們“母親河”的罪魁禍首吧!
一、黃河的斷流
黃河的斷流是從1972年開始的,至今已有34的經歷了;黃河斷流不僅是年年都有,而且從1990年開始就一直不斷的增加斷流的天數,從最先的幾天現在已經漲到了122天、226天。這長期的斷流,無情的事實,宣告黃河已成為一條季節性河流。
一是黃河水資源本來就不豐富。黃河流域地處半干旱半濕潤地區,降雨量不多,黃河的平均年徑流量約560億立方米,僅相當于長江的1/20,位于全國七大江河的第四位,比長江、珠江、松花江都小。而且黃河徑流量一年之內變化很大,枯水期黃河流域基本不下雨,不少支流都沒水了,干流的徑流量也小,自然容易發生斷流。
二是隨著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對黃河水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0據90年代初統計,沿黃各地區引用的黃河水量已達到4l0億立方米,占黃河水資源總量的70%以上,幾乎快把黃河“掏空”了。黃河每年就這么500多億立方米的水,禁得起這么過度利用嗎?
三是用水浪費,水資源利用率很低。由于水價不高,人們不把節約用水當回事,因此黃河流域工農業生產中普遍存在著嚴重的用水浪費現象。比如黃河流域的許多農田,灌溉方式 非常落后,大水漫灌,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很低,大部分的水都蒸發、滲漏了。如果采用噴灌、滴灌,就能節約很多水。
二、黃河首曲的沙化。
黃河的首曲位于甘肅南部藏族自治州西南部的瑪曲縣,是一個以藏族為主要居民的純牧業縣,擁有被喻為亞洲最優質的天然草場,而它的面積也恰好是我們國家國土面積的1/960。近年來,隨著瑪曲草原干早現象加劇,草場沙漠化擴大,黃河首曲地區也出現了大面積沙化現象,生態惡化的警鐘已經敲響。據了解,瑪曲縣草地以亞高山草間為主,在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金縣草場沒有一點沙化:到處都是一片“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到六七十年代,由于社會、環境和人為因素的影響,草場開始” 出現零星沙化。從1980年到1982年,瑪曲縣的沙化面積由最初的2.16萬畝發展到67.18萬畝。黃河首曲沙化的原因:一,河沿岸有豐富的沙源。黃河在瑪曲縣境內流程為433.3公 里,有不少河段的土壤主要為沙質土和沙壤質土,這為首曲地區沙化及草原沙化提供了豐富的沙源。二.氣候干早降水減少。該縣近20 00年來降兩量一直偏小,1 9 6 7—19 8 7年間降兩量平均為6 15.5毫 米,1988—1999年降至530.2毫米,年平均氣溫上升迅速。年均大風日數從80年代的240天升至目前的25.7天,全縣的氣候特點開始從干冷、大風向 暖型轉化,受此影響,全縣的旱年草場面積不斷擴大。三.草場放牧超載。瑪曲縣20世紀50年代有各類牲畜2 4萬頭(只),60年代為33萬頭(只),70年代為45萬頭(只),80年代達到64萬頭(只),1998年這個數字上升到70.53萬頭(只),草場已不堪重負。四.濫挖亂采中草藥。瑪曲縣還是蟲草、貝母等重要中草藥的產區,每年青海、四川及我省臨夏、隴本等地的大量人口進入瑪曲采挖中藥,嚴重破壞了當地的植被資源。嚴重的草原鼠害。同時,主要鼠蟲害也在局部地區成災,它們專食草的根莖葉,危害植被。鼠蟲害嚴重的地區,許多草場逐漸 變沙化區。目前,全縣鼠蟲害重度危害面積達15萬公頃,占全縣可利用草場面積的18.1%。草原上隆起一個個小土包,一群群的中華盼鼠在這些土包中穿來穿去,時而奔跑,時而鉆洞。
三、黃河流域水資源的污染。
1995年,黃河斷流達121天,斷流河段達700千米。專家預言,照這樣發展下去,黃河變成內流河已成定局,黃河斷流將產生嚴重的生態危機,中國西北地區的羅布溝終于在本世紀70年代干涸了。“苦水”干流:近40%河段的水源喪失水體功能。120多萬市民只能飲用苦水,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組織專家組,對蓄河求浮染的狀說及危害進行了量化分析,發現黃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質為劣五類,基本喪失水體能。隨著經濟發展,黃河流域廢污水排放量比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多了一倍,達44億立方米,污染事件不斷發生。
黃河上游的絕大部分支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中下游幾乎所有支流水質長年處于劣五類狀態,支流變成了“排污河”。黃河甘肅段年排放廢水億噸,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已達到了億噸。黃河流經四座城市,目前僅有蘭州市有4座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僅有萬噸。而且蘭州市征收的污水處理只有每立方米元,全市所收的污小處理費也只能維持一座日處理10萬噸污水處理廠的運行。
甘肅省環保局局長趙偉民介紹說,作為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目前蘭州局局長趙偉民介紹說,作為黃河難一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目前蘭州市的污水管網普及率極低。較小的污水處理和收集能力遠不足以理日益增加的城市污水排放量,致使黃河沿岸排污管、排污溝密布,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黃河。結論:經過以上的調查,我們知道了我們的“母親河”正在日夜的憔悴,正遭受著嚴重的環境的污染。“母親河”的環緊污染直接的影響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健康和成長,使得千千萬萬的黃河流域的同胞經受到“母親河”的折磨,而不能平平安安地過日子。人們呀!我們大家都伸出自己那雙愛心與援助的手吧,用自己的雙手去改造現在的環境,讓“母親河”永遠的美麗、健康,讓“母親河”繼續見證華夏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
解決方案及治理措施
1、植林種草,綠化大地,改善局部氣候植林種草,擴大植被覆蓋率,發展生態經濟,資源開發與水土保持相結合,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局部氣候,減少洪水危害,增加土壤肥力,增加地下徑流。
2、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黃河流域應重視對人口增長的有效控制,同時促使公民自覺地保護環境與水資源,合理用水,節約用水。
3、統一規劃、協調開發黃河水資源統一管理、統籌編制黃河水資源利用與調度方案,兼顧各地情況,充分發揮大型水利工程樞紐作用,攔蓄洪水調節徑流。
4、為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海關將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解決好黃河水資源匱乏、生態資源脆弱等問題。
5、建立黃河流域重點警戒動植物疫病疫情聯合監測控制機制,筑牢國門生物安全檢疫防線,防范疫病疫情傳入傳出、外來物種入侵;加大“洋垃圾”、瀕危物種等重點敏感商品走私打擊力度。
6、加強風險聯防聯控,針對區域特色業務開展推動風控模型開發、規則提煉、實戰應用和聯合防控。
活動心得
作為青年志愿者,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深入到社會中,緊緊地和人民結合在一起,一點點,一滴滴地宣傳,感化他們,等到沒有一個人隨手扔紙的那一天,環境重新變成正常狀況那一天也就不遠了。另一方面是志愿者給我們的精神與力量。那天下午雖然是三四點種的時候才正式開始活動,但太陽還是那樣炙烤著大地,“烘烤”著咱們的志愿者。
為了多拾幾塊垃圾,為了把路上的煙頭拾起,志愿者們沒有喊熱,更沒有放棄行程。你看他們一手提袋,一手撿垃圾,有時一個一個塑料杯子會讓幾個志愿者同時彎下腰去。身上的衣服早已緊緊地貼在了身上,他們揮汗如雨,但為了加大宣傳力度,沒有一個人撐傘。
為了大家生存的環境能有更好的變化,當然是向著正確的軌道發展,我們志愿者揮灑汗水,甚至流兩滴血也沒什么大不了的,怕就怕在大家依然我行我素,那么,我們今天的活動就毫無價值可言了,更實在一點,最后流給我們的就只有自己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