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百年光輝黨史,志說安徽模范精神--江淮舉旗宣講團#
#投稿來自2020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二班王新龍、徐尚#
“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這是著名作家路遙的這句名言,總能給人以心靈的觸動、深刻的啟迪。為了深刻理解“大包干”精神的內涵并將其踐行在實踐中。2022年8月1日,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江淮舉旗宣講團的志愿者王新龍和徐尚共同來到了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其是“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40多年前,發軔于小崗村的大包干拉開了我國農村改革的序幕。大道至簡,實干為要,無論在任何時代,成果都是拼出來、干出來的。改革開放40周年,當年那個小村莊的“大包干”精神已經被賦予了跨時代精神,擁有極其重要的歷史貢獻和超飽滿的現實價值。因此,回顧總結小崗村大包干精神,對于在新時代助力鄉村振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大包干”精神內涵
一、小崗村“大包干”精神
小崗村是中國農村改革的主要發源地,“大包干”改革實踐孕育了“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為主要特征的“大包干精神”。隨著改革開放以來,小崗村在“大包干”之后不斷推進和深化改革,優化產業結構,在開展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新農村建設、鄉村振興等系列實踐中,形成的實事求是、尊重民意、敢為人先、勇于奉獻、共同富裕等精神財富的總和。如今中國農村改革的發展變化,是巨大的,翻天覆地,舉世公認。而小崗村人的改革新嘗試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依然引領著農村的“新改革”,啟迪新時代、改革新征程。
小崗村的由來
二、發揚小崗村“大包干”精神,助力鄉村振興
精神是不朽的,小崗村的“大包干”精神經歷史滄桑、實踐洗禮,更是當代中國寶貴的精神財富,成為激勵著人們奮勇前進的精神力量。
(一)以敢為人先、敢闖敢干的改革創新精神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是為了更好地解決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要不斷探索新的發展方式。一是要大力推進制度創新,制度是鄉村振興實施的保障,要完善相應制度,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二是要貫徹新發展理念,轉變農村經濟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現代化,打造高質量農業。
獲得省委批準的小崗村民的計劃
(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準確把握鄉村振興戰略的差異性
學習小崗村精神,就是要充分認識到每個村莊都有其獨特的特點,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始終貫徹到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過程中,不千篇一律,不搞“面子工程”、不弄“形象工程”,而是要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地進行,科學準確地把握各地差異和特點,確保符合實際,與時俱進。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需要做到的事立足于基本的政策和戰略,推動發展。
生動還原當時的場景
(三)引領基層改革與治理,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發展
像歷史上許多重大的變革那樣,歷經40年的錘煉與演變,“大包干”產生的效應遠比直接解決的問題更為深刻和廣泛。它不僅促成了農村生產力的解放,重塑了中國農村經濟的形象,而且造就了中國當代改革的大趨勢,為包括城市在內的整個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借鑒。“大包干”已不僅僅是簡單意義上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代稱,而是以其鮮明的時代特征,匯入了中國改革大潮的歷史洪流之中,變成了當代中國寶貴的精神財富。
“大包干”精神的貢獻
小崗村的實踐是中國改革的縮影,人民們正是在奮斗精神的激勵下,由共產黨人帶領人民群眾一起奮斗,一步步實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夢想。
這次的社會實踐使志愿者王新龍受益匪淺,深刻的理解到了實踐的重要性,作為當代大學生不能只在校學習,要走出課本,走出學校,要與實踐相結合。同時新時代的青年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始終弘揚“大包干”精神,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而努力奮斗!
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二班王新龍、徐尚
團隊屬性:江淮舉旗團“一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