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語廉心,清風徐來—— “花中十二君子 ”廉政文化品牌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廉潔文化建設面臨新的形勢和新的要求。加強廉潔文化建設,在學院形成崇廉尚廉、反對腐敗的良好風尚,筑牢反腐倡廉建設的文化根基,既是廉政建設本身的需要,也是社會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為此,必須深刻認識和把握廉潔文化所具有的傳承性、開放性和交融性等特征,要以科學有效的方法大力推進廉潔文化建設。
中國傳統文化與廉潔文化一脈相承,同根同源。結合學院工作實際,學院黨委堅持守正創新,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持續推進建設具有中華傳統文化特色校園廉潔文化。聚焦花與廉潔結合,選取十二種花,深挖每種花的寓意、象征、品格、精神等,以梅花、蘭花、竹、荷花、杏花、石榴花、梔子花、桂花、芙蓉花、山茶花、凌霄花、玉蘭花十二種具有廉潔寓意的植物為媒,“一月一花一君子”,托物言志,將其的蘊含的人生哲理通過宣傳海報、微信推送、文化長廊等形式進行傳頌,使其猶如清風徐徐,筑牢黨員干部“不想腐”的思想堤壩,打造學院政風清明、校風清凈、教風清正、學風清新的政治生態。
一、開展情況
(一)宣傳普及,夯實清正廉潔思想根基
一是利用各種資源,積極拓展廉政文化宣傳陣地。結合“花中十二君子”十二種花的特征、品質,充分利用學院網站、微信公眾號、宣傳櫥窗等媒體宣傳勤政廉政思想;二是以媒體資源優勢為載體,依托“小課堂”開設“一月一花一故事”“清風傳家”等廉潔文化宣傳專欄和線上紅色廉潔文化網絡課堂,發布廉政故事、漫畫說紀等新媒體作品,以優良的黨風促政風帶校風,加深師生對廉政文化的認識,營造尊廉恥腐的校園風氣。
(二)創新載體,搭建教學相長的廉政文化陣地
一是建設“中藥十二君子”“花中十二君子”廉政文化長廊,拓展廉政文化陣地,創新了廉政教育內容形式,滿足了廣大黨員干部學習需求,將反腐形勢和廉政文化深入傳播到了基層干部職工中,促使大家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自我,營造出“學廉、尊廉、崇廉、愛廉”新風尚;二是打造“廉心花語”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開辟花圃種植十二類花卉,依托綠色、生態、自然的外部環境,以花詠志、以花喻廉,將中醫“治未病”理念與預防腐敗“抓早抓小、防微杜漸”理念融會貫通,體現“潤物無聲”的廉潔教育效果。;三是通過沙畫視頻、繪畫、書法、手繪、攝影等廉潔“花語”作品展示,增強廉政教育的教育性和互動性。
(三)先鋒示范,營造崇廉尚勤的廉政文化氛圍
一是結合廉潔花語制定以理想信念教育、師道傳承與發展、提升教書育人能力為核心內容的“廉潔與傳承”師德師風提升行動方案,積極開展“花中君子-清正廉潔典型”、“廉政小課堂”教學示范課等活動;二是結合花中君子高潔品質,學院遴選十二位廉潔典型,通過素材搜集、整理、包裝,廣泛進行宣傳,通過榜樣示范來引導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涵養品行、鍛造黨性,筑牢思想防線、廉潔底線。
二、創新做法
(一)以“花”宣廉,以廉育人
學院通過“十二花種君子”開展宣傳、演講、征文等各種形式,通過對十二種花語廉潔文化內涵進行深入挖掘,并對其內涵、分類、特征寓意等做了詳細的闡述,對全院教職員工進行廉潔教育。
(二)以“行”踐廉,以廉興院
一是以“清廉務實”為主題,推動廉政文化進領導班子。在一定程度上,領導者是廉政文化的形象代言人,領導者的領導行為與領導藝術是廉政文化建設能否取得實效的根本保證。基于此,學院黨委挖掘學院黨委領導班子成員的事跡,與對應廉潔花語相結合,創新形式;二是以“廉潔高效”為主題,推動廉政文化進管理隊伍廉政文化建設。在組織開展的“廉心花語”演講活動中,讓師生員工講自己身邊或親身經歷的廉政小故事,相互啟發;通過在機關主要崗位設立“廉潔警示牌”,懸掛、張貼”花中十二君子”廉潔從業警句、職業道德格言,將廉政格言制作成圖文并茂的屏幕保護程序植入電腦等方式,將廉政文化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滲透于崗位,融匯于工作;三是以“為人師表”為主題,推動廉政文化進教師群體。教師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主體。他們是高校廉政文化活動的組織者、實施者、創造者,在廉政文化建設過程中發揮著橋梁和紐帶作用。學院黨委開展事跡報告會.組織教師前往“荷花基地”進行參觀學習,大力倡導嚴謹治學、廉潔從教的教風;在教師隊伍中選拔與“花中十二君子”相匹配的12位德才兼備的教師,進行廣泛宣傳,使廣大教師真正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范”。
(三)以“督”保廉,以廉助穩
學院做好常規廉潔教育相關工作,嚴格執行黨風廉政等相關制度,接受學校紀委對工作開展的監督。每年開展2-4次面向全體教職工和學生黨員的觀看警示教育片、警示教育圖片展,參觀警示教育基地等廉政教育,強化政治學習和宣傳,將項目納入教研活動。加強監督與問責,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三、育人效果
(一)涌現了一批師生黨員新典型
學院積極引導廣大師生黨員參加各類爭先創優活動,涌現出一大批優秀師生黨員典型。教職工黨員獲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名師2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三八紅旗手1人,湖南省高層次衛生人才“225”工程培養對象3人,湖南省醫學學科骨干人才1人,湖南省121創新人才培養工程第三層次人選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5人,校級優秀教師培養對象13人。學生黨員獲湖南百佳大學生黨員3名。
(二)釋放了社會服務新活力
近年來,在學生志愿服務方面,學院“翼志愿”服務團隊2021年度湖南省三下鄉優秀團隊;在社會服務層面,學院2014年獲批全國中醫藥骨干人才培訓基地,累計培訓一線骨干護理人才近600人,2016年至2021年先后與常寧市中醫院、溆浦中醫院等醫院開辦了中醫護理理論及特色技術培訓班,累計培訓上千人次;在校企共建層面,學院與格爾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創新創業實踐基地。
(三)打造了文化建設新品牌
形成了“紅色基因文化進校園”、“護理職業素養文化進社區”“中醫藥傳統文化進寢室”的特色品牌活動,獲得湖南中華護理學會科普作品優勝獎,獲得湖南省大學生微電影大賽獲得優秀獎,獲得《教育部辦公廳做好“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優秀成果》展演,志愿服務活動在三湘都市報、長沙市政法頻道政法等多個媒體報道。學院5.12國際護士節系列活動立項湖南省校園文化精品項目,在紅網、新湖南等媒體報道。
(四)促進了學院業務新發展
學院始終堅持黨風廉政建設為業務發展保駕護航,推動學院事業內涵式發展。近年來,專任教師立項教學研究課題48項(其中省級30項);發表教研論文62篇;獲教學成果獎8項,其中省級教學成果獎3項、校級教學成果獎5項;獲各級各類教學競賽獎勵49項;編寫教材118部,其中主編22部、副主編34部、參編62部;現有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門,參評國家級一流課程2門,省級一流課程9門,參評省級一流課程5門,校院級一流課程26門。學院2020年獲批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2021年通過護理學專業認證現場考察。
四、產生的標志性成果
學院先后榮獲湖南省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2012年)、湖南省芙蓉標兵崗(2012年)、湖南中醫藥大學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優秀單位(2015年)、湖南中醫藥大學先進基層黨組織(2016年)、湖南中醫藥大學基層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和宣傳思想考核優秀單位(2017年、2018年)、湖南省高校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建設單位(2018年)、湖南省芙蓉標兵崗(2019年)、湖南省五四紅旗團支部(總支)(2019年),獲批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2020年)等多項榮譽,護理學專業2021年通過護理學專業認證。學院第一學生支部為大學樣板黨支部創建單位,教職工支部書記獲大學“雙帶頭人”標兵稱號等榮譽稱號
五、社會影響
(一)涵養品行,發揮了校園文化的隱性作用
校園文化是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精神家園,本項目充分利用高校得天獨厚的宣傳和組織工作優勢,引導大學生主動投入到校園廉潔教育氛圍的營造活動中去。通過“百草潤廉”廉潔文化長廊、廉潔圖書角,累計惠及學生1200余名。活動內容在新湖南、校網等各類宣傳媒體平臺,累計點擊量達到37950余人次。
(二)潤物無聲,拓寬了廉潔教育的外延載體
廉潔教育要達到知行合一的目的,需結合大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挖掘廉潔教育的新載體。本項目通過打造“花中十二君子”相關文創作品,例如雨傘、手提袋、筆記本、書簽、簽字筆等,營造有特色的廉潔文化氛圍,以喜聞樂見的各類文創產品,發放對象為畢業生、優秀學子、貧困學子等,預計發放1000份,引導大學生在日積月累的文化浸潤中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
(三)防微杜漸,豐富了廉潔素養的整體培養模式架構
根據大學生廉潔素養受到家庭、學校及社會等各因素的影響。常規的廉潔教育重點考慮校園環境,對社會因素關注較少。而社會因素涵蓋了政策法規、新聞輿論、社會風氣、社交圈子等影響因素,提高學生的廉潔素養,需要營造思想環境、端正黨風政風、優化社會心理,要激發這一整體培養模式作用,真正發揮其功能。本項目通過與附屬醫院、培養基地聯動,共同參與、共同創建,在全系統產生廉潔從政、廉潔從業的好景象,對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零容忍,自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公德,使廉潔成為重要的價值標準,成為每個大學生的自覺行為準則與向上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