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面對壓力,展示最美青春
近些年,大學校園內學生因壓力過大而走向極端的事件時有發生,引發了全社會的關注,也讓我們反思引發學生壓力產生的根源是什么,我們應該如何面對?
一、大學生面對的壓力有哪些?
(一)學習壓力。和學生進入大學前的想象不同,當代大學生普遍面臨課業負擔過重的現實。大學課程科目繁多,專業化水平較高,高等數學等難度較大的科目更是成為部分的大學生的噩夢。對于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來說,保證大學期間每門考試都能順利通過并非易事,一時疏忽大意就可能掛科甚至重修,面臨無法順利畢業的境況。除了基本課程的學習外,四六級、計算機等級考試、專接本、考研等都讓學生精神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很容易出現強迫、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
(二)社交壓力。由于生活經歷和成長環境的原因,部分00后大學生戲稱自己患上了“社恐”,出現了交際困難的情況。大學本質上也是小型社會,缺乏必要的社交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不善交際的同學很難與周圍人建立融洽關系,不能真正融入集體,時常有被孤立的挫敗感。來自五湖四海的舍友有著不同生活習慣,作息時間的差異和宿舍噪音問題很容易讓同學間產生隔閡,如果溝通不暢,矛盾更是會激化。很多受到此類問題困擾的學生轉而向網絡尋求安慰,沉迷于虛擬世界的精彩中,加深了與周圍的隔閡。
(三)就業壓力。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和每個大學生乃至每個家庭息息相關。近些年以來,畢業生人數逐年增長,2023年全國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預計達到1158萬人。受到疫情和經濟下行的影響,就業市場競爭更是空前激烈,學生中流行著“畢業即失業”的口號。一些學生在找工作的時候,面臨諸多實力強勁的競爭者,他們變得缺乏自信,憂心忡忡。也有學生因為“天之驕子”的心理障礙,把擇業目光只集中在機會多、待遇高的一線城市,不愿到待遇一般、條件艱苦的小城市或基層。當理想和現實落差較大的時候,學生們被卡在了一種“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有些同學更是陷入了偏執的漩渦中。
二、該如何面對壓力
(一)探索好的學習方法,做好規劃。
適度的學習壓力會催生努力學習的動力,但過猶不及,過度的壓力只會讓人陷入悲觀情緒中無法自拔。學生應該正確看待自己的學業,摸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后總結,遇到困難的時候向任課老師和成績優異的同學求助。面對紛繁復雜的考試,要變被動為主動,根據各項任務輕重緩急規劃好時間和精力,避免盲目出擊。
(二)多參加集體活動,增進同學間友情。
學校給大家提供了諸多鍛煉自己的機會,不善交際的同學更應該多參加各項活動,克服恐懼心理,積極主動去表現。長此以往,自己的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都會明顯提高。在宿舍生活出現矛盾的時候,要學會換位思考,更多地考慮周圍人的感受,講求溝通技巧,多些理解和體諒,共同制定解決方案。
(三)保持樂觀向上,積極鍛煉身體。
學會以積極的心態去看待世界,堅信事情會朝好的方向發展。遇到麻煩的時候,以“關關難關關關過”的心態努力尋求解決。此外,體育運動也能有效改善焦慮,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曾說過“體育是勇氣是樂趣,他能使人的內心充滿歡喜,思路開闊條理更加清晰,可使憂傷的人散心解悶,可使快樂的人生活更加甜蜜”。大學生活中,同學們要注意勞逸結合,課余時間要更多走出宿舍,走向戶外,不僅為了活動筋骨和鍛煉體能,更為了緩解緊張的身心狀態。
(四)正確自我定位,明確發展方向。
大學生要對自己的專業有清楚認知,認真上好職業規劃指導課程,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為擇業打下堅實基礎。在面臨就業的時候,要積極尋找適合自己現有條件并且有利于自己職業發展的公司和工作崗位。在如今不容樂觀的就業形勢下,即使遇到挫折,也不要悲觀氣餒,要努力在挑戰中越戰越勇,提升自身競爭力。
總之,大學生活中,大家一定會面對各種各樣的壓力。對此,大家要有正確認知,學會自我調節,鍛煉自己抗壓能力。只有這樣,大家才能更加從容地面對當下和今后的學習生活,展示靚麗的青春風采。
- 為什么喜歡?——阿尼瑪和阿尼姆斯
- 阿尼瑪(anima,拉丁語中意為靈魂)和阿尼姆斯(animus,拉丁語中意為精神)是分析心理學家卡爾·古斯塔夫·榮格提出的一組原型意象。
- 04-26 關注:0
- 正確面對壓力,展示最美青春
- 近些年,大學校園內學生因壓力過大而走向極端的事件時有發生,引發了全社會的關注,也讓我們反思引發學生壓力產生的根源是什么,我們應
- 04-26 關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