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調查大學生兼職原因、兼職崗位、兼職收獲等現狀以及兼職與所學專業的對口程度,從所學技能應用、拓展職業發展可能性、獲取就業崗位、就業能力提升等角度,分析兼職崗位對未來就業的影響,從個人、高校、社會層面提出通過兼職提升就業競爭力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兼職;就業
一、大學生就業背景概述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社會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我國企業對戰略型人才的需求量隨之增加,對就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及個人素質要求亦隨之提高。而大學生自身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和企業對人才的要求相悖,致使大學生求職難度增加。其次,隨著高校擴招,大學生的數量大幅度增加,而就業崗位招聘人員數量處于一種穩定狀態,導致了市場結構性供過于求的局面,同時受國際金融危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雙重影響,許多企業實行戰略性調整,縮小規模,大量裁員,勞動力市場需求急劇減少,使得大學畢業生就業所受限制更大,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二、在校大學生校外兼職現狀
此次調查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在網上對河北省內部分高校在校大學生及畢業生進行調查,共回收650份問卷,以下是兼職現狀調查結果:
(一)在校大學生兼職占比很大
參與問卷調查的群體中,20.17%為大一學生,25.14%為大二學生,17.96%為大三學生,12.98%為大四學生,其中參加兼職的人數占比為64.64%,可見在校大學生的參與兼職意識較強,兼職主觀性較高。
(二)在校大學生選擇兼職原因豐富
據調查,兼職大學生中57.02%選擇兼職是為接觸社會,積累社會經驗,62.98%是為提升自身能力,65.53%是為獲得金錢,44.26%是為擴張人脈,28.94%是為未來就業創業打下基礎。豐富多樣的兼職原因是大學生兼職的主要動力,其中以獲得薪資,提升就業能力等原因為最主。
(三)在校大學生兼職崗位單一
在問卷結果中,在校大學生的兼職崗位,主要以家教或教育機構,餐飲服務,宣傳促銷等行業的工作,文職類工作和演藝類工作,校園代理工作為主,這些兼職崗位簡單易上手,所需知識含量較低,工作較為單一。
(四)校外兼職崗位與專業相關聯程度低
據調查,大學生選擇的兼職崗位中有23.5%的人與所學專業完全不相關,有27.78%的人與所學專業不太相關,有29.06%的人與所學專業一部分相關,有13.68%的人與所學專業大部分相關,有5.98%的人與所學專業完全相關。
其中與專業關聯度低的原因有多種,有28.21%的人認為自身相關專業知識不太充沛,有73.08%的人認為專業對應的兼職崗位少,有10.26%的人認為所在專業冷門,不存在相應兼職崗位。總體來說,大部分群體選擇的兼職崗位與專業關聯程度低,大部分兼職工作與專業處于不對口局面。
(五)在校大學生兼職收獲多樣
問卷結果顯示,大學生認為兼職可以提升個人能力,如專業技能,學習能力,適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心理調節能力,問題分析解決能力,職業認同感,職業發展潛能,領導素質,邏輯思維能力,這些都是可以提升就業競爭力的能力。
兼職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到多種就業信息,如就業形勢,職場能力要求,相應薪資待遇,職場規則,這些對未來就業的職業選擇與自身能力提升方向均有幫助。
兼職可以幫助對未來就業進行規劃,有31.2%的人希望直接就業,有34.62%的人計劃有實踐經驗后自主創業,有26.5%的人希望通過兼職發現自己的不足,繼續深造,這些對未來發展方向有較大影響。
三、大學生兼職與就業相關性
(一)兼職所學技能可以熟練運用到工作中
據調查顯示,有60.21%的人在兼職中所學技能可以熟練運用到工作中。同時我們隨機對部分被調查者進行采訪,部分在大學兼職期間從事宣傳促銷等行業、文職類工作的人表示在這兼職過程中他們學會如何使用PS、PR等技術型軟件,并在兼職期間不斷練習至后期能越來越熟練運用,在未來選擇該方面工作時兼職期間所學技能便成為了自己的加分項。
當然也存在少部分人在兼職期間所學技能并未能運用到工作當中,其原因主要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兼職的初衷僅僅只是為了補貼生活費用,并未考慮到對后續就業是否有幫助;第二種情況:在就業過程中所選職業與當初兼職職業并無過多的關聯性,從而導致兼職期間所學技能并未發揮作用。
(二)拓寬職業發展可能性
在調研過程中,大部分參與過兼職工作的同學表示在兼職過程中他們會更愿意去嘗試各種不同領域的工作,通過各種各樣的兼職工作體會和該工作帶給自己的感受讓他們能夠深入了解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將來想要做什么,從而讓他們能夠進一步明確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除此之外他們認為兼職能夠更好地拓寬自身的職業發展可能性,讓自己在兼職中通過充分的實踐明白自己是否熱愛、合適這類型的工作,而不是僅僅局限于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或者大眾普遍認為的好工作等,同時這對他們規劃自己未來的人生和職業定位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了解更多有關就業信息
根據調查顯示,在校大學生大部分認為在校期間從事兼職工作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貼近當前的就業現實,并在兼職的過程當中了解到目前的就業形勢,以此對自身未來的發展有更好的規劃,并且兼職的經歷不僅能夠增長他們的社會閱歷,讓他們從中積累更多的工作經驗,同時還能讓他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到當前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和發現自身的不足,從而可以及時地做出調整,改正自己的不足。除此之外,通過兼職,還能讓在校大學生進一步了解目前崗位中對于應聘者的能力要求,進而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有一個更加清晰明確的方向。
(四)就業競爭力得到顯著提升
在當前日益激烈的就業環境下,在校大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的同時還要增強自身的就業競爭力,這樣有利于在未來就業中出類拔萃,從眾人中脫穎而出,找到一份讓自己滿意的工作。根據調查所得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可知:在校大學生兼職對培養大學生的就業能力產生積極影響。通過兼職,在校大學生可以更加主動地去適應當前社會發展人才的新需求,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在調查中有不少就業者表示自己在校兼職經常會遇到各種問題,而他們也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學會獨立解決問題,從一開始的慌張到最后的淡定從容,這讓他們在后續就業中可以做到遇事不慌,從容解決,也因此在初出茅廬、經驗少的競爭者中更勝一籌。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兼職可以很好的鍛煉在校大學生的處理問題能力和抗壓能力。
通過問卷調查還了解到大學生做兼職的職業主要集中在餐飲服務、家教或教育機構、校園代理、宣傳促銷等行業、文職類工作和演藝類工作等,各占比如圖3-4所示。通過對部分被調查者進行訪談,不少曾經在校期間兼職過的就業者表示他們在從事校園代理及宣傳類等工作時需要頻繁和他人交流溝通,在這個過程當中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也在得到升,這些都對自己后續的求職中起到明顯的推動作用,讓自己在應聘過程中和實習期間都給用人單位留下良好形象。
四、通過兼職提升就業競爭力的對策
(一)個人方面
首先學生應該構建學業發展規劃。學生要積極對自己未來職業生涯進行規劃。各高校都有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高校學生應該對這門課程提起重視,盡早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其次學生應該形成科學兼職觀。學生的中心任務是學習,無論如何都要把學習放在最核心的地位。在家庭條件和課余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參加與專業對口的兼職。而不是為了兼職而兼職。對大學生而言,兼職工作與專業匹配是非常重要的。進行與專業匹配性高的兼職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工作能力
最后大學生還應該提高知識水平要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學會分辨虛假招聘信息,謹防上當受騙,導致自身利益受到損傷。同時要提高法律意識,學會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二)高校方面
強化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解。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目前已經成為在校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引導學生發現自己職業興趣點的同時,對自己產生興趣的職業進行合理規劃。同時學校開辦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應該緊跟時事,根據當前就業形勢對大學生進行就業引導。
導師可以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專業相關的兼職實習,引導學生將實踐跟專業理論相結合。在日常生活中要與學生積極溝通,了解學生對實習方面的需求。
與學校周邊企業以及各個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定期舉行公司探訪活動,幫助學生了解各崗位職能,早日確定自己的方向。同時鼓勵高年級同學在空課時間參加兼職,盡可能的為學生在學校周邊企業謀得專業對口的相關兼職崗位。
最重要的是在大方向上幫助學生調節好學習和工作的關系。學校在推薦學生時可以適當與用人單位協商,工作不得占用學生學習時間;學校也可以調整學生課表,讓學生空閑時間盡量集中,讓學生對于參加兼職更具有積極性。
(三)社會方面
學校周邊企業可以與學校建立合作關系,為學校學生提供專業對口的就業崗位,讓大學生有實習鍛煉的機會,同時也為企業注入新鮮血液;不僅幫助學校培養優秀學生,也為自己培養人才。因為開放更多專業對口崗位以后,企業的知名度勢必會在校園中打開,這無疑是招攬人才的一大強有力優勢。
同時企業也應該主動配合學校工作,為學生提供就業保障,盡可能為學生留下上課時間。大學生涉世未深,沒有工作經驗,企業可以為大學生兼職員工進行專業培訓。此舉不僅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專業技能,也可以樹立良好的企業印象,加大未來優秀學生選擇留在企業繼續工作的幾率。
(四)政府方面
政府應該出臺相關政策,鼓勵更多企業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專業對口兼職崗位,讓大學生得到鍛煉的機會。在原《勞動法》中的條款表明在校大學生在兼職方面的利益無人保護。所以我們應該將符合勞動關系條件的兼職大學生納入到《勞動法》的保護范圍之中賦予兼職大學生簽訂勞動合同的權利。教育部門應該健全兼職管理渠道積極合理引導大學生參與社會兼職,轉變觀念開放思路把大學生社會兼職納入實踐育人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