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考試知識點: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
CMA考試必考點: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
一、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作業量法
作業量法是指依據每期的作業量或產量來確定計提折舊的金額。
該方法適用于計提的折舊是作業量的函數,而非時間的函數。即引發折舊金額變化的并非時間,而是作業量。
二、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直線法
直線法假定折舊是由于時間的推移而不是作業量的增加造成的,即認為設備價值損耗的決定因素是隨時間推移所造成的陳舊和破壞,而不是由使用所造成的有形磨損。
缺點在于:
1.直線法下,設備在初始購入階段為公司創造更多的收益,但是成本(計提的折舊費用)卻在每期平均分攤,造成收益與成本不匹配。
2.直線法下,隨著計提折舊的增加,設備的賬面值會逐漸降低,直至等于設備殘值。(計算ROA會較高)
三、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是一種加速計提折舊的方法。加速計提體現在,年數總和法在計算折舊額時,用固定資產原值減去預計殘值后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折舊率),來計算每期的折舊額。
折舊率=尚可使用的年限/∑使用期的年數
四、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余額遞減法
是將每期固定資產的期初賬面凈值(原值減累計折日)乘以一個固定不變的折舊率來計算該期折舊額的一種方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即固定的折舊率為直線法的兩倍;1.5倍(150%)余額遞減法,即固定的折舊率為直線法的1.5(150%)倍,以此類推。
注意:余額遞減法下正常計提折舊時,不考慮設備的殘值。但是,最后一年計提的折舊金額=最后一期期初的賬面余額-殘值
- CMA考試知識點:固定資產折舊
- 折舊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使用固定資產而使其損耗導致價值減少,減少的價值隨著固定資產的磨損轉移到所生產的產品中
- 01-01 關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