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頻現的當下,黃河流域的防洪防線時刻牽動人心。這個夏天,西安理工大學“西理安瀾小隊”的水庫下游防洪能力調研正火熱進行中——這場與洪水賽跑的實踐,每一步都寫滿意義!
為啥要踏上這場調研?答案藏在責任里
黃河流域水沙關系復雜多變,極端洪水事件近年頻發,傳統防洪工程正面臨新挑戰。“西理安瀾小隊”帶著學校的學術積淀,扛著專業設備深入一線,就是想用實打實的調研數據,為黃河防洪決策添一份科學底氣。守護母親河安瀾,水利學子的青春擔當,從這里起步!
技術傍身,這波操作很“水利”
調研從不是走馬觀花。小隊出發前的“充電模式”超充實:泡在資料里摸清水庫“脾氣”,跟著老師苦練測量技巧,圍坐討論打磨調研方案,在校內開展測繪實訓……把課本知識練熟吃透,才好帶著真本事闖一線,這波實踐操作,夠“水利人”!
從校園到水庫,實踐副本正刷新
小隊先后走進零河水庫和南溝門水利樞紐,腳踩泥土實地探訪。看大壩如何筑牢防線,聽泄洪道如何疏導洪流,記錄水利工程在防洪、蓄水、發電背后的“民生擔當”。測量儀在手中忙碌,地形圖在筆下初現,每一組數據都藏著防洪的關鍵密碼。
在南溝門水利樞紐,隊員們偶遇了我院2024屆碩士畢業生高溥瑞,一場“一線對話”讓人熱血沸騰。“南溝門水庫承擔著防汛、抗洪、搶險的責任,始終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還保障著周邊重點能化企業及城鎮供水。現在每天和大壩機組打交道,看著親手維護的工程護著一方百姓,這就是咱水利人的成就感!”
她對著師弟師妹們叮囑:“水利人要先扎穩基礎知識,根基牢了才能從容應對工作。多鍛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校時練出真本事,畢業后到一線去——你會發現,課本里的公式真能變成守護江河的力量!”
學姐的話像顆火種,點燃了在場每個人心里的光。這光里藏著水利人代代相傳的精神,讓一代代西理水利人揣著真才實學走向江河湖畔,把公式變成護佑安瀾的力量,把青春擔當寫進每一道堤壩、每一條河川。
實踐未完待續,精彩還在加載
這場社會實踐,是水利學子把理論揉進泥土的成長課,更是用青春力量守護黃河的接力賽。腳下的河川會記得,每一步丈量都在為防洪防線添磚加瓦;手中的儀器會見證,每一次測量都在解碼洪水的規律。接下來,隊員們將帶著專業本領,把田野收獲轉化為科學分析,讓青春智慧在守護母親河的實踐中持續發光。更多硬核成果,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