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蘭州理工大學“尚學筑夢,共‘話’未來”推普社會實踐團深入東鄉縣果園鎮李坪村,圍繞產業發展、教育支持、推普工作三大核心領域,開展了為期一周的暑期實踐活動。這些活動旨在為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提供切實的支持和幫助。

一、深入產業一線,調研賦能發展。
團隊前往東鄉縣果園鎮的蔬菜種植基地進行產業調研。團隊系統地了解了基地的規模、技術應用、運營模式以及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挑戰。團隊成員對基地的種植區、培育區以及管理區進行了實地考察,全面掌握了其設施情況與運作狀態。通過與負責人和農戶的座談交流,團隊重點圍繞品種選育、技術推廣以及市場對接等方面展開了深入的探討。

在與負責人的交流中,團隊了解到,該基地依托當地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以及政策支持,已經建立起了標準化的種植體系。這一體系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成為了帶動周邊群眾特別是東鄉族群眾增收的重要產業。負責人詳細介紹了當地產業發展的歷程以及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團隊對相關信息進行了整合分析,并最終形成了一份詳盡的調研報告,為基地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二、開設暑期課堂,守護成長安全。
為了滿足當地兒童在暑期的學習需求,團隊在李坪村村委會開設了“暑期課堂”。在這里,團隊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對一的課業輔導。團隊成員耐心地解答孩子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輔導內容涵蓋了公式推導、閱讀技巧、單詞記憶等多個方面。通過這樣的輔導,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得到了顯著提升,知識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此外,團隊還高度重視暑期安全教育。在課堂教學之外,專門開展了安全教育工作。通過動畫短片、情景演練等形式,系統地講解了防溺水、交通安全、泥石流防范等知識,從而強化了孩子們的安全意識,構筑起了一道堅固的安全思想防線。同時,團隊成員還對當地居民進行了走訪宣傳,向家長們普及了監護責任與安全知識,構建起“課堂+家庭”的聯動防護網絡,為兒童的暑期安全提供了全面的保障。

三、推廣普通話,鑄牢民族共同體意識。
通過實地調研與走訪,團隊認識到普通話在當地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團隊也發現當地部分民眾對普通話存在“不了解”“不會說”等問題。此外,通過與當地駐村干部及教師的交流,團隊了解到當地在民族共同體宣傳教育方面還有提升的空間。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團隊開辦了推普教育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題課堂。團隊引導兒童認識普通話的重要性與實用性,提升了他們學習普通話的意愿與應用能力。同時,團隊還講述了中華歷史,設置了“揮毫寄情”“聲動文韻”“心愿書寫”等活動,以多樣化的載體幫助兒童深入了解中華文化。團隊希望以孩童為媒介,通過這些活動,強化當地民眾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此次東鄉之行,團隊秉持著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不僅走近了鄉村,更深入了鄉村。在實踐探索中,團隊成員深化了對鄉村發展現狀的認知,同時為服務地方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貢獻了青春力量。通過這些活動,團隊不僅為當地民眾提供了切實的幫助,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通訊員 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