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助力提升鄉村風貌,7月1日,皖西學院材料與化工學院“星光毛坦·鷺語心愿”暑期社會實踐團來到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廠鎮同當地政府進行對接。在政府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團隊成員確立了以彩繪為基礎,建設美麗鄉村的計劃。團隊成員以畫筆為犁、色彩為種,深入毛坦廠鎮東石筍村,結合當地的茶鄉文化的特色元素,精心設計創作方案,投身美麗鄉村建設的熱潮中。他們聚焦鄉村基礎設施的“微改造”,在斑駁的電線桿與單調的井蓋上揮毫潑墨,用一幅幅充滿創意與溫情的彩繪作品,為這座千年古鎮注入青春藝術活力。
為建設美麗鄉村,團隊成員與政府工作人員共同商討,確定方案為在井蓋、電線桿以及集電箱上進行彩繪。雙方圍坐在一起,神情專注,圍繞美麗鄉村建設的具體方案展開深入交流,體現了實
踐團隊與當地政府在合作推進鄉村建設工作上的積極態度與密切配合。

圖為團隊成員與政府工作人員商討如何建設美麗鄉村。佘雨欣供圖
為更好展現彩繪效果,團隊成員與東石筍村村委會成員實地考察當地需要改造地點。他們行走在村莊的具體區域,仔細查看周邊環境,對存在改造需求的基礎設施等進行細致摸排,為后續的彩繪創作和“微改造”工作確定精準的實施點位,凸顯了工作開展前實地調研的嚴謹性。

圖為團隊成員與東石筍村村委會成員實地考察當地需要改造的地點。佘雨欣供圖
為讓當地孩童更加了解當地文化,團隊成員對著正在創作的彩繪作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孩子們介紹作品所蘊含的創意、與當地文化的聯系等內容,既拉近了與當地村民的距離,也讓孩子們
感受到藝術與家鄉結合的獨特魅力。

圖為團隊成員與當地孩童講解繪畫創作理念。佘雨欣供圖
此圖為團隊成員的繪畫成果展示。畫面中呈現了經過彩繪改造后的鄉村基礎設施,原本斑駁單調的井蓋被賦予了豐富的色彩和圖案,這些圖案融入了當地茶鄉文化等特色元素,讓鄉村的細節之處煥發出藝術活力,直觀展現了“微改造”帶來的美好變化。

圖為團隊成員的繪畫成果。卞賢維供圖

圖為團隊成員與政府工作人員以及東石筍村村委會成員進行合影留戀。佘雨欣供圖
此次皖西學院材料與化工學院“星光毛坦·鷺語心愿”暑期社會實踐團暑在毛坦廠鎮東石筍村的彩繪實踐,以藝術為橋,不僅讓鄉村基礎設施煥發新顏,更將茶鄉文化的韻味融入街頭巷尾,為千年古鎮注入了青春活力。團隊與當地政府、村委會的緊密協作,以及與村民的溫情互動,彰顯了青年力量在鄉村振興中的積極作為。這場以畫筆描繪美麗鄉村的行動,既是一次創意實踐,更是一堂生動的鄉村振興實踐課,為毛坦廠鎮的風貌提升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通訊員:許婷黃彩微孫宇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