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四川護理職業學院藺鄉振興夢推普志愿隊深入四川省古藺縣大寨苗族鄉大寨中學,面向80余名中小學生開展了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推普助振興 非遺藥鄉傳”志愿服務活動。活動巧妙融合普通話推廣與中藥文化,以寓教于樂的方式點燃了鄉村學子學習熱情,為振興夢想播撒下語言與文化的種子。
推普課堂樂趣多,語言實踐顯活力。普通話推廣環節設計新穎,互動性強。在“情景演繹小游戲”中,志愿隊隊員們引導學生們化身生活小主角,在模擬的購物、問路等場景里自信運用普通話交流,在實踐中提升了語言應用能力。“你話我猜”環節氣氛熱烈,學生們絞盡腦汁,用清晰、準確的普通話描述目標詞語,既鍛煉了思維與表達,也豐富了詞匯積累。“快問快答”環節緊張刺激,考驗著學生們的反應速度和普通話流利度,現場歡呼聲、掌聲不斷。備受矚目的“繞口令比賽”更是將氣氛推向高潮,參賽者字正腔圓,脫穎而出的“推普小能手”將肩負起在校園內進一步推廣普通話的責任。別開生面的“普通話繪畫上色”活動,讓學生們在認識中草藥、描繪其形態的同時,也牢牢記住了它們的標準普通話名稱。
藥香浸潤文化魂,巧手傳承非遺韻。在中藥文化推廣課堂上,志愿隊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場知識與體驗的盛宴。隊員們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基礎中藥文化知識,并重點普及了安全用藥常識,引導學生們科學認識中醫藥這一民族瑰寶,樹立健康用藥觀念。實踐環節更是精彩紛呈:
巧手識百草: 學生們親手操作傳統戥秤,體驗中藥精準稱量,感受“一錢一兩”的嚴謹。
妙筆繪藥香: 延續繪畫熱情,孩子們用色彩描繪心中各種中草藥的形態,加深對藥材特征的認知。
巧手制香囊: 最受歡迎的莫過于縫制中藥香囊。孩子們在志愿者指導下,穿針引線,將具有驅蚊、安神等功效的本地特色草藥細細裝入囊中,一針一線縫制的不僅是香囊,更是對傳統中醫藥文化的親身體驗和濃厚興趣。
童聲頌時代,鄉情共傳揚。活動的感染力激發了學生們的主動性和創造力。他們不僅積極參與各項環節,更在志愿者的鼓勵下,錄制普通話短視頻。鏡頭前,孩子們用普通話講述家鄉的紅色故事,傳承革命精神;或大方展示自己的活動作品和收獲感悟,分享喜悅;或用清晰的語言介紹大寨的苗族風情,成為傳播家鄉文化的“小小代言人”。這份主動表達的熱情,展現了推普活動和文化浸潤帶來的顯著成效。
語同音,心相連,共繪振興夢。本次實踐活動,是藺鄉振興夢推普志愿隊助力鄉村發展的生動實踐。它成功地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與當地極具特色的苗族文化、底蘊深厚的中藥文化緊密結合。通過豐富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和沉浸式的文化體驗,不僅有效提升了鄉村學生的普通話應用能力和自信心,更在他們心中深深植下了熱愛家鄉文化、珍視民族瑰寶的種子。孩子們在“玩中學,做中悟”,主動用普通話講述家鄉故事,這份語言的自信與文化的認同,必將為古藺縣大寨苗族鄉的全面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鋪就一條語言相通、文化繁榮、人才輩出的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