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實踐 賦能泰寧文旅新篇
青春實踐 賦能泰寧文旅新篇
7月2日,集美大學“同心筑夢”社會實踐隊走進福建省泰寧縣寨下大峽谷、泰寧縣大田鄉,圍繞產業升級、文化傳承、教育幫扶等領域開展實踐活動,以青年之力為鄉村振興注入創新動能。
生態調研守護自然瑰寶
實踐隊依托地理、環境等專業優勢,對寨下大峽谷的丹霞地貌、植被生態進行系統調研。隊員們運用無人機航拍、土壤采樣分析等技術,并結合實地考察數據,撰寫《寨下大峽谷生態保護優化建議報告》,為當地科學規劃生態游覽路線、保護地質遺跡提供參考。在景區內,隊員們還開展“守護丹霞”志愿活動,向游客宣傳生態保護知識,清理沿途垃圾,用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文旅升級點亮峽谷名片
針對寨下大峽谷文旅資源開發,實踐隊深入挖掘峽谷的地質科普價值與歷史文化底蘊,設計“地質研學+非遺體驗”融合方案。隊員們與當地文旅部門合作,制作沉浸式VR導覽視頻,將峽谷的“一線天”“天跡云崖”等特色景觀搬上云端;策劃“探秘寨下”科普研學路線,結合丹霞地貌形成原理、泰寧古寨文化等內容開發研學課程,助力景區打造差異化旅游品牌。此外,實踐隊還通過直播、短視頻等形式宣傳峽谷風光,單條視頻最高播放量超5000次,有效提升景區知名度。
鄉村振興助力共富之路
聚焦峽谷周邊村落發展,走訪農戶了解需求,為村民開展電商技能培訓,幫助搭建“寨下好物”線上銷售平臺,將峽谷景區客流轉化為農產品銷售資源。同時,隊員們結合峽谷旅游資源,協助設計“峽谷民宿集群”改造方案,從室內設計、文化主題打造等方面提出建議,推動農旅深度融合。在調研過程中,實踐隊發現當地傳統竹編工藝面臨傳承困境,便聯合藝術專業學生設計兼具實用性與觀賞性的竹編文創產品,通過文創賦能助力非遺煥新。
科技助農激活產業新引擎
針對大田鄉特色水稻、茶葉種植產業,實踐隊成員運用物聯網技術,在田間安裝土壤濕度傳感器、氣象監測設備,實時采集數據并搭建智能分析平臺,為農戶提供精準灌溉、施肥方案。同時,隊員們結合大田鄉高山生態優勢,協助打造“高山云霧茶”品牌,設計統一包裝與宣傳標語,并通過直播帶貨、社群營銷等方式拓寬銷路,首場直播吸引超2萬人次觀看,帶動茶葉銷量增長30%。此外,實踐隊還引入無人機植保技術,為農戶開展操作培訓,大幅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文化鑄魂煥發鄉村新魅力
深入挖掘大田鄉傳統農耕文化與非遺技藝,走訪當地老匠人,記錄竹編、米酒釀造等工藝的制作流程,整理成圖文及視頻資料。在鄉文化廣場,隊員們組織“非遺體驗日”活動,邀請村民和游客參與竹編工藝品制作、米酒品鑒,現場氣氛熱烈。實踐隊還聯合藝術專業學生,為鄉村主干道繪制主題墻繪,將稻田風光、民俗故事融入墻體藝術,讓老舊村貌煥發新生機,吸引周邊游客打卡拍照。
“看到大學生們用專業知識為峽谷發展出謀劃策,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寨下大峽谷景區負責人表示。此次三下鄉活動,不僅讓青年學子在實踐中增長才干,更以多元視角為泰寧縣寨下大峽谷的生態保護與文旅發展提供新思路,書寫了鄉村振興的青春答卷。“大學生們帶來的新技術、新想法,實實在在地幫到了我們!”大田鄉鄉長在總結會上感慨道。此次三下鄉活動,不僅讓青年學子在基層實踐中厚植家國情懷,更以務實行動為泰寧縣大田鄉的高質量發展注入青春活力,書寫了新時代青年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篇章。
(通訊員:王瀠嫻 劉偉琦)
- 百千萬工程“尋香承韻突擊隊”
- 蟬鳴響,盛夏到,廣東江門中醫藥職業學院正式拉開2025年暑期社會實踐暨服務“百千萬工程”行動的序幕。
- 07-02 關注: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