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深入社會、了解國情、服務人民,7月6日至7日,來自福建技術師范學院的“星青年”社會實踐隊奔赴三明市泰寧縣,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
本次“三下鄉”活動涵蓋了文化傳承、紅色教育、紅色宣講等領域,實踐隊成員們走進紅色革命老區泰寧縣域、大田鄉、新橋鄉、上青鄉,通過實地考察、調研訪談、理論宣講等多種形式,深入了解當地的紅色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現狀以及鄉村振興情況。
追尋領袖足跡 汲取奮進力量
實踐隊探訪了泰寧縣的紅軍街、紅軍橋等紅色遺址,通過參觀紀念館、聆聽講解、重溫革命歷史,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輩的英勇奮斗和無私奉獻精神。此外,在泰寧上青鄉,實踐隊員通過聆聽“一條鯉魚”的故事,追循領袖足跡,深刻感悟到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性和指導意義。
實踐隊員聆聽講解員講述革命先輩的故事 楊書婷/供圖
文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針對泰寧縣農業產業結構單一、缺乏特色農產品的現狀,實踐隊深入群眾,與當地農戶面對面交流,了解他們的生產需求和困難,結合當地文旅地標,設計文創周邊,拍攝《泰寧是什么顏色》短視頻。同時,他們還結合所學專業知識,為鄉村產業發展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助力當地農業轉型升級。并擬定了實踐報告主題:紅色資源賦能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以福建省泰寧縣為例。
實踐隊員深入群眾調研 陳可晏/供圖
理論宣講潤人心,青年建功當先行
福建技術師范學院校“星青年”實踐隊師生走進三明市泰寧縣,先后在三明泰寧嶺下鄉和大田鄉開展了3場次理論宣講活動,講述王荷波、廖俊波、葉飛、谷文昌等優秀黨員故事,用青年力量講好黨的創新理論,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實踐隊員在泰寧嶺下鄉宣講 何靈倩/供圖
賡續傳統文化 堅定文化自信
在泰寧縣非遺博物苑,實踐隊成員們體驗了上青棕編技藝,感受了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此外,他們還與上青棕編技藝非遺傳承人面對面交流,了解這項技藝的歷史淵源和發展現狀。同時,在泰寧縣梅林戲劇院,實踐隊員們學習了梅林戲身段。實踐隊員們在體驗中學習,也在學習中更加堅定了樹立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的信心和決心。
實踐隊員們親手體驗青棕編技藝非遺 陳可晏/供圖
一次社會實踐不僅是一次思想的洗禮,更是青年挺膺擔當的生動實踐。實踐隊員紛紛表示,要將把本次實踐經歷作為寶貴的精神財富,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耳朵聆聽人民呼聲,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星青年”實踐隊員們在泰寧明清園合影 楊書婷/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