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牽留守,愛暖童心”暑期社會實踐——舉行義務支教,筑夢留守兒童
(通訊員 劉家怡)
志愿者來到小朋友的家中,見到了小朋友的爺爺奶奶,進一步了解了基本情況,在和小朋友聊天中與小朋友相互熟悉,也了解到小朋友數學不錯,但一些難題還需要多加練習,以及小朋友的英語成績相對較差,還需要學習更多的英語單詞。針對小朋友的情況,志愿者做出的輔導計劃——主要輔導作業中復雜的應用題,每天教小朋友10-15個單詞。
茜萍小朋友對待學習非常認真,給自己規劃了每天的學習任務。當志愿者第一次來到小朋友的家中,已經是放假的第四天,小朋友按時且高效地完成了每天的學習任務,志愿者檢查后只發現極少數的錯誤。同時,志愿者發現關于長度折半的復雜問題小朋友不會做,所以志愿者先教小朋友如何解出這一題,然后再針對這一問題給小朋友出了類似的題目。經過反復的訓練,小朋友已經能夠牢牢掌握這類題目。
相處了兩天,志愿者發現小朋友非常喜歡數學,所以志愿者在最后一次去小朋友家時給小朋友帶去了驚喜——數獨本。數獨能夠增強邏輯思維能力,也能提高專注力,所以志愿者覺得以數獨本作為禮物小朋友一定非常喜歡。果然,小朋友看到新穎的題目非常感興趣,立刻拉著志愿者一起做題目,遇到不會的,志愿者也將解題技巧告訴小朋友,這樣以后小朋友就可以獨立完成數獨本上的題目。
相對于數學,小朋友的英語就比較差了,很多單詞都不認識,所以在這三天,志愿者給小朋友復習了這學期的單詞,同時每天教小朋友一些下學期要學的單詞,讓小朋友能夠提前熟悉。
志愿者每天除了輔導小朋友的作業,也會和小朋友一起畫畫、折紙,有時候也會一起做家務,比如教小朋友疊衣服、收拾書本和物品等等,與小朋友一同做到勞逸結合。
為期三天的義務支教活動就結束了,除了教學工作,志愿者通過親身關愛留守兒童的行動傳遞溫暖和鼓勵,了解小朋友的需求,并為她提供物質援助和精神支持,幫助她克服困難。留守兒童既是社會現象,也是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應當關注的問題。此活動的意義不僅在于志愿者幫助了小朋友,更在于讓社會能更加重視留守兒童問題,讓更多人為留守兒童提供幫助。對于茜萍小朋友來說,雖然父母不常伴身邊,但這也阻擋不了茜萍小朋友對學習和生活的熱愛。她活潑可愛,將積極向上的能量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
此次義務支教活動讓志愿者意識到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志愿者表示將繼續為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通過努力和實際行動,為構建更加公正、包容的社會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作者:劉家怡 來源:“情牽留守,愛暖童心”——義務支教與調研團隊
- 學習勞模精神,爭做新一代追夢人
- 2023年7月16日,Red youth實踐團來到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的時傳祥紀念館進行參觀學習,探尋先輩偉大勞動精神,補充精神之鈣,筑牢信仰之
- 07-17 關注:0